“腐女”壹詞來源於日語,由諧音“ふじょし,fujoshi”轉化而來。腐女“腐”在日語中有無可救藥的意思,腐女是指對男男戀-BL作品情有獨鐘的女性,通常是喜歡這類作品的女性互相嘲笑的壹種說法。在日本的壹些地方,直接稱呼對方為“腐女”是不禮貌的。情況也差不多,外界也稱之為“禦宅族(ォタク)”(雖然禦宅族並不是壹個自嘲的名詞)。和“萌”字壹樣,用“腐”表示腐女會對現實世界中特定的ACGN或男性角色產生BL遐想。
其實腐女支持的是人類最簡單的愛,無論男女,男女,即使不為世人所接受,但只要是真摯的感情,都被他們所贊美。只有這樣的生物才能稱之為腐女。
現實中有些自稱腐女的只喜歡男男,討厭bg的生物不能叫腐女,應該算是偽腐。
英語裏的腐女是Slasher,但不是字典裏的正式名字。
擴展定義
腐女主要指愛BL的女人。除了ACGN作品、電視劇、電影(不管作品是不是BL系列),少部分腐女也思考現實世界中男性之間的聯系,比如偶像(日本的J-Ban和很多視覺系)、歷史人物(日本的新銳作家或後期人物、中國古代文人和皇帝等)。)等等。說到底,腐女就是靠著對BL的愛,在腦子裏萌發小世界的人。
首先,最常見的理解是將“腐女”視為致力於粉絲編年史創作的深度“宅女”。這個說法其實沒錯,但嚴格來說,這類宅女中,很喜歡BL的才是真正的腐女。總之,腐女可以分為三個版本:“對同性戀沒有特別好感的單指宅男”、“喜歡BL的宅男”、“不是宅男卻對禁男感興趣的女人”。所以有人說:“我是腐女,但我不是宅女。”當壹個女人自稱腐女時,很難判斷她是屬於“BL漫畫愛好者”還是“角色愛好者”,或者是“BL偏執者,愛幻想男女曖昧關系”。
其實“腐女”這個詞起源很早,80年代後半期就開始出現和流傳。當時禦宅族這個詞多用來指男性動漫迷,女性則被冠以“宅男”之名。這些女人出於自嘲和自虐,幹脆稱自己為腐女。於是,這個詞就逐漸固定下來了。但與宅男這個詞不同的是,“腐女”這個詞之所以沒有普及,歸根結底是因為這個詞首先是她們自稱的專用詞(比如在很多日本著名的粉絲編年史中,女作家自己就帶頭自稱腐女),這個詞並沒有貶低自己的意思。換句話說,腐女不像“宅”,從壹開始就只有自嘲的功能,不能作為外力攻擊她們的詞匯。這樣看來,國內對“腐女”的理解,多是喜歡BL的三類女性。
“腐女”壹詞逐漸引起動漫媒體的關註,湖南金鷹衛視5月20117也對此話題進行了探討,專家認為“腐女”的出現是社會發展的正常現象。甚至在最近結束的C72(第72屆日本梵誌會)上,腐女的影響力第壹次壓倒了宅男。然而,“腐女”這個詞本身並不是壹個新產品,它的誕生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或者更早。
有壹種說法是1978出版的comicJUN創刊號是其根源,但也有相反的說法是“腐女”這個詞並沒有出現在裏面。有絕大多數認為詞源是同人編年史,但具體數據不存在。還有壹種說法是“腐女”是指喜歡BL作品中重口味的人(即H描寫占據作品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