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轉化小學語文學習後進生
澄邁縣第壹小學黃的每個班都有壹些語文成績不好的學生,而且這種學生越多出現在高年級。要搞好學校的語文教學質量,轉化語文學科後進生的教育是重中之重。教育是壹門慢的藝術,在多年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知識的獲取是壹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人的成長比較曲折艱難,有自己的規律,不可能壹蹴而就。學生的素質水平參差不齊,不同個體的接受能力也有很大差異。後進生形成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這就需要教師耐心細致地了解他們的特點,有的放矢。轉化後進生學習語文在教學實踐中,我總結了以下幾種語文學習後進生形成的原因,並有針對性地轉化後進生,培養他們學習語文的興趣。嚴格訓練,有針對性的幫助貧困生,提高學生的知識素質,因勢利導,培養學生的能力、素質和興趣。作為教師,要善於分析“知識貧乏”的原因。有什麽區別,為什麽?通過什麽方式?我認為有必要摸清學生的知識底數,有針對性地對後進生進行指導。第壹關是檢查漢語拼音能不能讀好。第二關是檢查漢字的筆順是否正確。第三,檢查自己會不會用字典和詞典。第四,檢查每篇課文是否能讀好,遇到看不懂的單詞就標註拼音。這也需要我們每壹位老師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堅持科學訓練,查漏補缺,提高學生的知識素質。這方面要壹個壹個補,以新代舊,突出個體對象。(2)解決“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由於種種原因,後進生的壞脾氣和壞習慣形成了不良風氣。尤其是在學校的學習和活動中,玩的太重太松,不想參加的活動不參加,不想做的作業隨意放棄,我行我素,自律能力差。上課註意力不集中,觀察力和思考力差。他們在學習上不獨立思考,有的總想依賴別人完成作業,不肯努力。對此,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教育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力、記憶力和創造力。根據後進生的能力和知識基礎,設定目標、任務和時間,讓學生完成壹些具體的定量和定性任務。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這就需要培養後進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指導他們的學習方法。首先,老師要給後進生設定壹個學習目標。學生有了目標,就會有學習動力,可以讓後進生情緒高漲,發揮潛能,增強克服困難的意誌。其次,教師需要幫助後進生做好課前準備,了解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讓他們有的放矢,集中精力克服困難。再次,在課堂上,教師要盡量關註後進生設計的有趣的情節、遊戲和體育競賽,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註意力。課堂上適當運用實物、磁帶、圖片、簡筆畫、多媒體等教學手段,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激發了他們的興趣,增強了他們的學習動力。最後,老師要和後進生壹起做好復習工作,及時查漏補缺。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教學中更新教學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快樂、主動地學習。不拘壹格,靈活多變。讓學生由淺入深,由易到難慢慢感受。比如選詞遊戲、猜詞遊戲、創設情境表演等。做到“學中玩,中學玩”;如果學生有進步,會給壹些小的物質獎勵等等。(3)解決“不良心理”產生的原因。後進生最缺乏的是自信。他們覺得自己做不了這個做不了那個,所以做什麽都很被動,怕被人嘲笑看不起。對於小學語文後進生來說更是如此。鑒於這些,首先要給學生壹個和諧的學習環境,這是後進生轉化的關鍵。其次,要加強師生感情,融洽師生關系,拉近師生距離,激發後進生的學習興趣。具體方法如下:1。課堂上針對後進生有目的的提問和練習。2.批改作業要註意學生的自尊心,多寫鼓勵性的評語。3.善於發現亮點,以點代面,激發後進生的學習興趣。4.轉移目標,給後進生定小目標。5.課後打開後進生的心扉,熱情主動地來到他們身邊,聊聊他們的生活和個人愛好,了解後進生的成長環境、性格和思想,獲得信任。(四)解決“心理發育不成熟,逆反心理強”的原因。穩定情緒,因勢利導,激發學習語文的興趣。後進生自身心理發展不成熟。尤其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正處於生理變化的初級階段,心理上已經開始發生壹些變化。後進生往往因為學習成績不理想,思想品德表現有缺陷,在課堂上和家裏情緒低落,被周圍人尊重和關心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滿足。這些因素都不同程度地損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和上進心。自卑和逆反心理也滋生壯大。比如4 (3)班的學生付開清,壹直覺得自己什麽都不如別人,總是自卑,對學習持消極態度。哪怕妳讓他說壹個簡單的關於中文的問題,他也會低著頭低聲不情願的回答。此時的他不僅自卑,而且逆反心理嚴重,缺乏自信。針對這種情況,我並不壹味指責他,而是調整他的學習心態,因勢利導,把握他上課不願意說話的特點,不斷調整他的教學方法。利用各種形式的動靜結合的教學方法吸引他的註意力,通過訓練逐漸幫助他找回自信,他的逆反心理也有所改善。首先,在課堂上,他通過多聽、多說、多背誦來提高自己的聽覺能力和視覺能力,在聽、說、讀、寫中逐漸養成善於傾聽、善於表達的學習習慣後,才能靜下心來思考、寫作或做事。其次,讓他在運動中訓練,促進他的感覺和運動能力的發展,提高他的註意力和思維能力。最後,要利用外部活動促進學生的智力活動。當學生心情煩躁或環境嘈雜時,我就讓他們大聲朗讀或抄寫來改變心情或適應環境。另外,在課堂上,老師不僅教給學生知識,還教給學生觀察、記憶、自學等方法。把基礎知識方面的問題盡量留給後進生,鞏固他們的基礎知識,及時肯定他們的答案,讓學生受到成功的刺激,提高興趣;我們可以加強作業前的指導,讓後進生順利完成作業,也可以根據他們的學習基礎進行口頭或書面的小測驗,通過及時通過壹些成績來鼓勵他們完成學業。(五)解決“身體或智力缺陷”的原因。真誠的關懷,調動後進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作為老師,首先要學會給學生豐富的情感。我們應該用愛心對待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妳還可以用壹個非常有效的手段——微笑——來贏得學生的心。善意的微笑會讓學生覺得自己是春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把生硬、冰冷的語言轉化為感性的語言,把命令式、居高臨下的語言轉化為協商式、對話式的語言。其次,要熱愛、尊重或信任學生,尊重他們的人格和力量,相信他們的能力和實力,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愛。老師尊重和理解學生,學生尊重和熱愛老師,對老師有向心力,所以會形成積極健康活潑的學習心理氛圍。積極愉快的心情可以激活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使學生的認知活動處於最佳狀態,提高學習效率。特別是對於有缺陷的後進生,要給予無微不至的關懷。草越多,苗弱,就越需要陽光和雨水。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愛白天鵝和醜小鴨。比如有這樣壹個後進生,對自己要求不嚴格。他不僅學習差,還罵人。老師多次找她談話開導她,收效甚微。她有口吃,而且她有白頭發。我自卑,自暴自棄。有壹次,她不小心扭傷了腳,哭得腳痛。老師和同學及時趕到,背著她去看病。接下來,同學們主動當她的拐杖,幫她補課,老師也不厭其煩地輔導她。同學的愛溫暖了她,她也不再莫名其妙地發脾氣,和同學相處融洽,成績也有了很大的提高。(6)解決“後進生懶惰習慣”的原因。善於和後進生打“持久戰”。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後進生學習缺乏恒心,不能持之以恒。即使剛才在課堂上和老師興致勃勃,下課後也失去了積極性和自覺性,不想學了。做好後進生轉化工作不是壹朝壹夕的事情,需要教師反復做這項工作。就像梁昌建同學,壹個懶做作業的同學,我和他聊了很多次,找出他沒完成作業的原因,然後有針對性的教育他。我讓他先把作業補上,然後找他談心,給他輔導,壹點壹點的分析解釋,直到他理解為止,鼓勵他大膽學習,大膽思考。哪怕他只能做壹小部分,我也會鼓勵他繼續努力,把它完成得更好。並且經常和父母溝通,爭取父母的理解和支持,讓父母督促他在課余時間完成學習任務。剛開始父母不太配合,我就不厭其煩地做家訪。我的真誠感動了他們,也因為梁昌建同學的不斷進步,他的父母壹臉感激。後來他主動配合我,經常反映學生在家學習的情況。(七)解決“學校和家庭缺乏正確引導”的原因在學校,當學生出現問題時,教師未能及時運用壹些有效的手段對學生進行教育,產生了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有的采用簡單生硬的方法進行制服或懲罰;有的偏聽偏信,武斷批判;有的甚至諷刺不原諒。在家裏,家長無法配合學校幫助學生。有的甚至辱罵他們,嚴重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和上進心。學生認為老師和家長已經不管他了,可以放縱了。在這方面,調動班級集體和家庭的力量。集體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最容易學習的例子就是同學。因為同學們年齡相仿,心理相通。通過調整座位,讓踏實、勤奮、樸實、樂於助人的學生及時給予後進生熱情幫助,鼓勵他們及時克服懶惰,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讓外向活躍的後進生和安靜幹凈的女生同桌,讓謙虛禮貌的學生和後進生同桌。形成“壹幫壹紅”的良好氛圍,促進後進生進步。家庭教育對後進生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然而,由於種種原因,後進生的家庭往往對孩子健康的學習心理產生負面影響。比如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沒有要求,任其發展;有的父母溺愛孩子,讓孩子懶惰,沒有上進心;有的家長教孩子簡單粗暴,經常罵孩子或者棍子教育不開口等等。老師對家長的工作要有耐心,要講道理。他們可以介紹優秀父母的好方法,督促他們多和孩子溝通,及時引導孩子學習上的不良心理,和孩子交朋友,教育孩子時克服急躁情緒。(八)解決“社會環境不良影響”的原因。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也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興趣。隨著學生接收各種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學生可能接觸到社會陰暗面的機會大大增加。作為自身發展尚未成熟的學生,被不良風氣感染的機會增加了很多,讓他們產生了不學習就不會有嚴重後果的想法。因此,學校、家庭和社會應該攜手合作,促使後進生取得進步。家庭教育是學生的啟蒙教育,對學生早期思想有重要影響。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健康的社會文化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讓學生從小就遠離不良風氣的侵襲。在這裏,我的做法是及時家訪,及時反饋學生在學校、家庭、社會的信息,及時找出幫助貧困學生的最佳途徑。比如我們學校初三學生李惠,放棄自己不想做的語文作業,我行我素,自律能力差。對此,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教育方法,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法。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壹些需要有壹定毅力堅持的活動,引導學生自始至終完成。讓他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喜悅,逐漸讓他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逐漸對學習語文產生興趣。總之,後進生的轉化教育既是壹場攻堅戰,也是壹場持久戰。我們應該壹步壹步來,所以不要著急。無論如何,沒有教不好的學生。用素質教育的眼光看後進生是“潛力生”,要用實力、親情、用心去挖掘他們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