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對稱性,《現代漢語詞典》解釋得很清楚,圖形或物體相對於某壹點、線或面,在大小、形狀、排列上有壹壹對應的關系。也就是說,在壹個點或壹條線的兩邊,都有大小、形狀、排列完全相同的東西。
對稱結構的特點是均勻、壹致、排列均等。因此可以使觀看者身體兩部分的神經功能處於平衡狀態,滿足眼球運動和註意力活動對平衡的需要。對稱能產生極其穩定、堅定的心理反應,形成穩定、寧靜、和諧、莊重的感覺。
平衡(也叫均衡)是由對稱變形演化而來的。對稱同構,同質,量價可以產生絕對平衡感。但是平衡感並不完全是由對稱分布產生的。對稱是壹種物理上的等效排列。平衡是壹種心理體驗。在攝影構圖中,平衡的畫面不壹定是兩邊景物的形狀、數量、大小、排列壹壹對應,也不壹定是絕對的對等,而是被攝景物的形狀、數量、大小的不同排列,給人以視覺上的穩定。這是壹種不正常的和不同的回聲平衡,壹種藝術平衡。當然,平衡也包括對稱平衡。在平衡感的構成中,有兩個因素很重要:重量和體積。重量在同類中,分別在於大小。大的那個比小的那個重。在非同源物中,體積不是決定重量的主要因素。
多樣性和統壹性
多樣統壹,又稱“多樣統壹”、“對立統壹”,是形式美中對稱、平衡、比例、變化、不規則、真實、節奏、韻律等規律的集中概括。它要求物體的組織、結構和排列方式具有多樣性和差異性,但不是絕對對立的,而是融為壹體的。造型藝術總是通過各種手段來表現,總是表現事物的各種存在形式,總是在空間位置和空間關系上進行組織。如果這些復雜多樣的視覺因素只有多樣的變化,沒有和諧統壹,就會顯得復雜雜亂;如果只有和諧統壹,沒有各種變化,就會平淡單調。只有當獨立的差異因素既有外在關系上的差異,又有壹定的內在聯系,形成統壹的整體,才能產生“賞心悅目”和“傳情達意”的審美效果。
“多樣性和統壹性”是在多樣性和差異性中發現的,這可以表現在形狀的方圓、長度和平直度上;正面、上下、前後方向;質地的硬度、厚度和光滑度;數量的重量、尺寸和數量;動靜勢,斂散性,正傾性;顏色的深淺、明暗、明度、冷度;光的強度和亮度;押韻的力度和緊迫性;環境的密度、現實性、隱蔽性、促進和抑制等諸多方面。多樣性和統壹性是各方面的有機結合。
變化的和諧也叫和聲,是從音樂中借用的概念,是形式美的最高境界。異己的、異質的、異質的東西在組合中相得益彰,這就是和諧。
在變化的過程中,客體的要素由形、質、量、差、對立、沖突轉化為和諧。如果這不是不同事物有序排列形成的外在統壹,而是通過中和形成的內在具體統壹,這就是形式美的最高“變化的和諧”。而“變化的和諧”是影視構圖中最合適的體現。節奏和韻律是從音樂中借用的術語。在影視中,與體育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