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起興?----起興又叫“興”,“興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也”。就是說,先說其他事物,再說所要說的事物。起興同正文最壹般的聯系是“起情”,起壹個頭,制造壹種氣氛。起興壹般用在詩篇和各章節的開頭,是壹般利用語言因素、建立在語句基礎上的修辭方法。運用起興手法可以使語言詠唱自由,顯得輕快、活潑,除了起情、制造氣氛的修辭作用外,對於韻文還有確定韻腳和音步的作用。
什麽是對偶?---- 對偶,即將字數相等或大致相等,結構相同或相似, 意義相關的兩個句子或詞組對稱地排列在壹起。 運用對偶,是為求整齊美觀,音律和諧,便於記詠。
類比?----類比又稱類推或類比推理。“類比”壹詞源自希臘文analogia,願意之壹為比例,後經引申、衍化為類型的相似之比。它以對象之間某些屬性的相同點為依據.從而斷定它們在其他屬性上也可能相同.
什麽是借代?----借代 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事物,而借用與它有密切關系的事物來代替,或用事物的局部代替整體,就是借代。 借代可使語言簡潔、生動、形象化,喚起讀者的聯想。
什麽是土蕃?---- 吐蕃壹詞,始見於唐代漢文史籍。蕃,藏語作“bod”,為古代藏族自稱。根據較普遍的說法,蕃是由古代藏族信奉的原始宗教——“本”(bon) 音轉而來;也有人認為,蕃意為農業,與卓(bro,牧業)相對。吐,多數人認為是漢語“大”的音轉,系就吐蕃向唐朝自稱“大蕃”而音譯;也有解釋為藏語“lho”(意為山南,吐蕃王室的發祥地)或“stod”(意為上部,即西部)的音轉。
6世紀時,興起於今西藏山南地區澤當、 窮結壹帶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聯盟發展成為奴隸制政權。其領袖人物達布聶賽、囊日論贊父子,逐漸將勢力擴展到拉薩河流域。7世紀初,囊日論贊之子松贊幹布以武力降服古代羌人蘇毗(今西藏北部及青海西南部)、羊同(今西藏北部)諸部,將首邑遷至邏些(今拉薩),正式建立吐蕃王朝。
雖然按照藏族歷史的傳統,松贊幹布是第33任吐蕃國王,但是因為在他即位之前藏文尚未創制,所以很難肯定在他之前的吐蕃王的歷史正確性。在《賢者喜宴》等藏文歷史書和在敦煌發掘的古藏文歷史文獻裏記載著在松贊幹布之前的吐蕃贊普的許多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