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如何培養初中生良好的學習品質

如何培養初中生良好的學習品質

首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1.認真準備。及時理解和熟悉所要學習的教材內容,對不理解的做提示符號或記下疑難問題,並嘗試練習本節內容。

2.仔細閱讀。認真閱讀書本知識,尤其是重難點部分,邊讀邊思考,邊讀邊提問,邊讀邊查字典詞典,邊讀邊畫圈或做記錄;閱讀後嘗試回憶,梳理上下文,運用多種感官進行記憶和理解;聯系前後各板塊內容,查找相關資料,初步釋疑。

3.仔細聽著。課前做好準備,在課開始時隨著老師的講解盡快進入學習狀態,在專心聽講的同時做好標記和筆記,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的問題,積極與同學討論,大膽發言,敢於提出不同意見。

4.認真做作業。先看書再做作業,充分理解題意再答題,獨立思考不抄襲,書寫大方、美觀、格式規範,保持作業本整潔,盡快完成,不得有褶皺、破損、墨跡、亂塗亂畫。

5.仔細檢查。檢查作業是否缺失或不完整,是否按要求完成,數學應用題是否有單元和書面答案,列計算是否按題上要求檢查過,作文、日記和各種應用文體是否符合標準。

6.認真復習總結。盡量回憶最近學過的內容並及時檢查,重讀教材的重點和難點,加深理解,整理筆記,總結作業中的錯誤和原因,對背誦的概念、理論、規律、古詩詞、課文是否能記住並運用,是否能把前後所學聯系起來,看壹些必要的參考書。

第二,學習方法的優化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學習方法是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有效掌握知識、形成技能、促進自身發展的方式和手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出版的《學會生活》壹書的作者埃德加·富爾(Edgar Fuer)指出:“未來,不識字的人將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如何學習的人。”在信息社會終身教育的背景下,教師不可能也沒有必要教給學生盡可能多的知識。在課堂教學中,為了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學習任務,使學生在輕松、愉快、興奮、投入的狀態下學習知識、積極思考、形成技能,必須教給學生高質量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學習方法,特別是終身學習方法,這是教師教育的明智選擇。

教學的目標不僅是讓學生學,更是讓學生學。教會學生學習方法,培養他們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已成為當今教學的突出任務。當學生掌握了學習技巧,老師就不再感到“教厭”,學生也不再感到“難學”。有了學習方法,學生才能掌握終身學習和創作的鑰匙,才能真正走上自主學習和創作的征程。

學習方法的優化需要教師通過壹定的渠道向學生傳授和誘導學習方法,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並靈活運用,進行自主學習。指導學生學習方法的前提是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作為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其目標是讓學生知道什麽是方法,如何使用,在什麽具體情境下什麽方法更有效,如何在學習中激勵和調節自己,實現“能學、願意學、會學”。其本質是教會學生學會學習。

幫助學生優化學習方法有以下作用:①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21世紀是壹個知識爆炸、信息爆炸的時代。單純依靠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學生無法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②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和品質。素質教育強調學生要學會做人,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生活。學生要想主動發展,學會學習,就必須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要想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建立在掌握學習方法,形成學習興趣,懂得通過自己的認知技能來控制認知過程的基礎上的。③促進學生認知水平的發展。幫助學生了解具體學習方法的適應範圍,使學生能夠在具體的學習情境中,根據自己的認知風格選擇和使用合適的學習方法進行自主學習,從而促進其認知水平的提高。(4)增強教與學的協同作用。教學過程是壹個與教和學的活動相耦合的有計劃的發展系統。教學方法是教的方法和學的方法的辯證統壹,兩者相輔相成。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增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適應性,可以有效地促進教與學的統壹,增強教與學的合力,保證優質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優化學生學習方法的要求是:①根據學生的年齡、思想、性格、知識水平、認知風格和學習能力,確定不同年級不同學生的學習方法指導重點。②改進教學方法,適應學法指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改變傳統簡單的師生接受模式,強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時間和程度,讓每壹個學生在預習、提問、傾聽、討論、提問、作業、總結、評價等所有教學環節都有自主學習的機會,培養自覺、自律、自控的品質。③糾正學習過程中的師生關系,引導學生掌握學習過程,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學習,主動探索和自我調節,為學習方式的遷移創造條件。④註重學習能力,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學生只有掌握了有效的學習策略,才能知道促進知識理解和記憶的認知方法,才能根據具體的學習情況適當地調整和控制自己的認知過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