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體能主要包括什麽能力

體能主要包括什麽能力

體質是人的質量。它是人的有機體在遺傳變異和後天獲得性的基礎上所表現出來的機能和形態上相對穩定的特征。

體質包括體格、體能和適應能力幾個方面。

體格是指人體的形態結構方面,包括人體生長發育的水平,身體的整體指數與比例(體型)以及身體的姿態。

體能是指人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在肌肉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它包括身體素質(力量、速度、靈敏、柔韌、耐力等)和身體基本活動能力(走、跑、跳、投、攀登、爬越、舉起重物等能力)。

適應能力是指人在適應外界環境中所表現的機能能力,它包括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

體質,是指人的生命活動和勞動工作能力的物質基礎。簡要地說,體質是指人體自身的質量,是人體在形態、生理、生化和行為上相對穩定的特征。體質可以反映人體的生命活動、運動能力的水平,因此是選擇健身運動的依據。身體運動是人的自然屬性,同時又是生命活動得以充分發展的必要條件,反映著人的社會屬性。

"體質"和"健康"的概念是不同的。同樣是健康的人,其體質卻千差萬別,對壹個人的體質強弱要從形態、功能、身體素質、對環境氣候適應能力和抗病能力等多方面進行綜合評價。

體質的綜合評價指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身體形態發育水平:即體格、體型、姿勢、營養狀況及身體組成成分等。

(2)生理生化功能水平:即機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及各系統、器官的工作效能。

(3)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水平:即身體在運動中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性、柔韌性等素質及走、跑,跳、投,攀等身體運動能力。

(4)心理發展狀態:包括本體感知能力、個體意誌力、判斷能力。

(5)適應能力:例如對外界環境條件的抗寒、抗熱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力。

影響體質強弱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與遺傳、環境、營養、體育鍛煉等有著密切的關系。遺傳只對體質的狀況和發展提供了可能性或前提條件,體質的強弱則有賴於後天環境、營養、衛生和身體鍛煉等因素。因此,有計劃、有目的進行科學的鍛煉,又是增強體質最積極有效的手段。

附:體質測定的內容和指標

(1)形態指標:身高、體重、胸圍、上臂圍,坐高及身體組成測定;皮脂厚度、體脂比重、去脂體重等。

(2)功能指標:安靜時心率、血壓,肺功能及心血管運動試驗等。

(3)身體素質指標:力量,爆發力,柔韌性,靈巧和協調性平衡性,耐力項目。

(4)運動能力指標:,跑,跳,投擲。

運動員身體素質水平的總稱。即運動員在專項比賽中體力發揮的最大程度、也標誌著運動員無氧訓練和有氧訓練的水平,反映了運動員機體能量代謝水平。在足球運動中,主要包括運動員的奔跑能力,持續沖刺快跑的能力和承受較長時間緊張激烈比賽的能力。其指標主要是奔跑距離(數量)及沖刺距離占奔跑距離的百分比(質量);也有用奔跑總距離和沖刺距離、沖刺次數來衡量:現今足球比賽因註重戰術整體化,故對體能要求更加提高,壹個運動員在壹場足球比賽中,奪取距離在8000米以上,沖刺約100以上。

體能即人體適應環境的能力。包括與健康有關的健康體能和與運動有關的運動體能。

體能(Physical Fitness)壹詞最早源於美國。從廣義上講,它是指人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在英文文獻中,常被用於表達身體對某種事物的適應能力。例如,Fitness for competition andwin;Fitness for life activity。德國人將之稱為工作能力,法國人稱之為身體適性,日本人稱之為體力,中國香港地區、臺灣地區的學者將之翻譯為“體適能”,並得到華語流行國家和地區體育學術界的認可。

1984年中國出版的《體育詞典》認為,體能是人體各器官系統機能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

1992年出版的《教練員訓練指南》認為,運動素質又稱體能,它是指運動員機體在運動時所表現出來的能力。體能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韌和靈敏。

2000年出版的體育院校通用教材《運動訓練學》認為,體能是指運動員機體的基本運動能力,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的重要構成部分。

2002年出版的體育院校函授教材《運動訓練學》認為,體能(身體競技能力)是運動員競技能力總體結構中的最重要結構之壹,它是指運動員為提高運動技戰術水平和創造優異運動成績所必需的各種身體運動能力的綜合,包括運動員的身體形態、身體機能、身體健康和運動素質。

中國臺灣學者龔憶琳(1995年)認為,體(適)能可分為競技體(適)能和健康體(適)能。競技體(適)能即運動體能,特指運動員為追求在競技比賽中創造優異運動成績所需的體(適)能。健康體(適)能是為促進健康、預防疾病和增進日常生活工作效率所需的體(適)能,包括心肺耐力適能、肌力適能、肌耐力適能、柔韌性適能、適當的體脂肪百分比。

中國學者熊鬥寅認為,體能分為大體能和小體能。大體能泛指身體能力,它包括身體運動能力,身體適應能力,身體機能狀態和各種身體素質。小體能即運動訓練中的體能訓練和體能性項目訓練。

王興認為,體能即體力與專項運動能力的統稱。體力包括身體素質與潛力,身體素質特指專項身體素質;專項運動能力是指在對抗或與比賽相似的情境下掌握各種技術的能力。

袁運平認為,體能是人體通過先天遺傳和後天訓練所獲得的形態結構、功能與調節方面及其在物質能量儲存與轉移方面所具有的潛在能力以及與外界環境結合所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

王保成認為,體能包括人的有形體能和無形體能,前者指身體能力,後者指心智能力,體能由身體結構、身體機能和智力意誌三部分組成。從社會生活角度而言,體能是積極適應生活的身體能力、工作能力和抵抗疾病的生存適應能力。

我國學者藍榮認為,體(適)能特指身體健康方面的狀態。人體對環境的良好適應,包括對基本生存的適應,對日常生活和基本活動的適應,對生產勞動的適應,對競技運動的適應。對基本生存的適應、對日常生活和基本活動的適應、對生產勞動的適應是體能的最基本狀態,對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的適應是體能的高級適應。

綜上所述,體(適)能是人體對環境適應過程所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體能包括兩個層次:健康體能和競技運動體能。健康體能以增進健康和提高基本活動能力為目標,競技運動體能以追求在競技比賽中創造優異運動成績所需體能為目標。體(適)能的最高層次是機體對競技運動的適應,運動訓練是對人體極限能力的開發,要想創造優異運動成績,必須將影響運動成績發揮的各種機體適應能力進行綜合性的訓練,並將其調整到最佳狀態。

競技體育領域所討論的體能,特指運動體能,運動訓練界習慣將之簡稱為體能。運動體能是運動員為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和創造優異運動成績所必需的身體各種運動能力的總稱。它是運動員機體對外界刺激或外界環境適應過程所表現出來的綜合能力,與人的運動能力有關,與人體適應能力有關,與人的心理因素(主要是意誌力)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