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李賀的馬詩;催單渡烏江,諸神哭風。現在王者解決了劍,追英雄的意思在哪裏?

李賀的馬詩;催單渡烏江,諸神哭風。現在王者解決了劍,追英雄的意思在哪裏?

這是唐代詩人李賀《馬史》中的第十首詩。在白話文裏是說項羽戰敗後把烏騅送給了別人,而烏騅卻依戀著自己的舊主,於是向風哭訴。霸王項羽今天走了,我們上哪去找這樣的英雄?

這組23首的詩* * *,名為《詠馬》,其實是借物抒情,抒發自己的憤慨和建功立業之誌。這首詩是第十首,全詩原文如下:

催單渡烏江,諸神哭風。

王者解劍,不能追英雄。

這首詩主要描寫項羽的駟馬。通過烏騅馬對舊主的眷戀和失去知音的悲痛,表達了作者對自己缺乏才華和知音的憤慨。全詩基調蒼涼悲涼,以戰敗的項羽騎著黑馬的神作為全詩的主角,感受深刻,表現了李賀自身的悲涼處境。

擴展數據

李賀的這組關於馬的詩,通過吟誦許多關於馬的歷史故事,表現了英傑的野心和欲望,表達了作者的感嘆和憤慨。詩由詩組成,自然,緊扣主旋律;分開來看,每首歌都各有側重,自成體系。

這首詩第壹句“催單渡烏江,神仙哭對風。”給全詩蒙上壹層悲涼的色彩。自古以來都是好馬配英雄,而項羽此時已經是英雄末路,所以要把黑馬送人。這說明英雄和馬不可能永遠在壹起很久。《向風哭訴》既表現了烏騅馬對先主的眷戀,又表現了對項羽主人公絕境的憐憫。

“大王現在解不了劍,上哪去追英雄?”這兩句話表達了對烏騅馬未來處境的同情。說苦話的是作者,而不是馬,充滿了無限的悲傷。英雄已逝,烏騅馬失去了知音,充滿了無處依靠的迷茫。同時也是作者本人的寫照。

詩人李賀壹直以“唐朝的王孫”自居,覺得自己應該肩負起護國利民的重任。而且他很聰明,少年得誌,自負,但科舉和仕途都很坎坷,得不到重用。這是借物抒情。作者才華如烏騅馬,卻苦於沒有項羽這樣的英雄發現自己,重用自己。表達了對李賀自身才華的悲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