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斷 是什麽意思,佛學如何解釋?
佛學大詞典 對“伏斷”解釋如下:伏斷 指伏惑與斷惑。制伏所起之惑,而使之壹時不起,稱為伏惑;斷絕惑種,而使之畢竟不生,稱為斷惑。有漏道之對治僅能伏惑,依無漏道方得斷惑。(參閱‘伏道’2164)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對“伏斷”解釋如下:伏斷 (雜語)伏者制伏,斷者斷絕也,制伏所起之惑而使壹時不起,謂之伏惑,斷絕惑種,而使畢竟不生,謂之斷惑。有漏道之對治,止於伏惑,依無漏道乃得斷惑也。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 對“伏斷”解釋如下:伏斷 伏是制伏,斷是斷除,制伏煩惱使它壹時不生,叫做伏,斷除煩惱的種子使它永遠不生,叫做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