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曹全碑》第009天:封弟叔振鐸於曹國,因氏焉(2)

《曹全碑》第009天:封弟叔振鐸於曹國,因氏焉(2)

曹,甲骨文字形是上方兩個“東”表示很多東西(呵呵,看來“東東”並非現代人造詞哈),下方是個“口”代表大口袋。

此字在《曹全碑》中有兩種寫法,其壹是上面兩個“東”、下面“日”;另壹種是比現在的“曹”字上面少壹豎。

姬振鐸據說被封的曹國都城在陶丘,上古時期為華夏部落活動的核心區域,相傳堯曾在此居住,因堯為古唐國人、封於陶,又叫陶唐氏,遂得名為陶丘。到底是地名因人而得,還是人名因地而得呢?這壹段描述有些混亂,我還沒查到,但《史記·五帝本紀》“舜耕歷山,漁雷澤,陶河濱”,《寰宇記》“河濱在定陶縣西南十裏,即陶丘”。所以堯治陶丘、舜曾在這裏做過陶器,都是有出處的。

陶丘即今山東省菏澤市的定陶區,“定陶”來自範蠡。據《史記》載:春秋末期,範蠡助越滅吳後,輾轉至陶,“以陶為天下之中”,遂在此定居經商,自稱朱公,人稱“陶朱公”,“十九年間,三致千金”,被後人尊為商祖,死後葬於陶,定陶之名由此而始,秦始皇時期始置定陶縣。

在網上看到定陶區是國家民政部命名的“千年古縣”,有西周曹國古墓群、法源寺、範蠡湖、漢高祖受命壇、項梁墓、彭越點將臺、戚姬寺等人文名勝古跡。菏澤市還有壹個縣的名字就叫“曹縣”,原古曹州,與定陶相鄰,也是因為在西周曹國的地界而得名,也是牡丹之鄉。

據說山東菏澤是伏羲和堯舜的故鄉(當然有爭議哈),又是商湯時期都城、西周曹國屬地、範蠡定居之所,也是商元聖伊尹、思想家莊子、軍事家孫臏、哲學家惠施、農學家氾勝之、漢梁王彭越、漢政治家呂後、隋大將單雄信、唐功臣李勣(徐茂公)、唐末農民起義軍領袖黃巢、北宋農民起義軍領袖宋江等人的出生地。

呵呵,哪天去看看?

“曹”除了是周的封國、進而以國為姓外,在漢代還是壹種政治編制:皇帝住的地方叫宮,宰相的叫府,宮下面的辦事機構叫尚(比如尚書),府下面的辦事機構(也就是各部委)就叫曹。在日本有壹個軍銜叫“軍曹”,這種稱呼很有可能是來自唐朝,因為軍曹在唐朝時期也是軍隊的壹種職位,《登幽州臺歌》就是李昂由幕僚被貶為軍曹、深感懷才不遇而作。軍曹現如今是日本獨有的壹種對“中士級別士官”的壹種稱呼。

此外,查詞典發現“曹”還有輩的意思,這個平時倒沒留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