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鞋的成語
成語 解釋
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 經過瓜田,不可彎腰提鞋;經過李樹下不要舉起手來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截趾適履 腳大鞋小,切斷腳趾去適應鞋子的大小。比喻勉強湊合或無原則的遷就
屨及劍及 屨:鞋;及:趕上。形容人奮發興起,行動果斷迅速
補苴罅漏 苴:鞋底的草墊;罅:縫隙。補好裂縫,堵住漏洞。比喻彌補事物的缺陷。
不衫不履 衫:上衣;履:鞋子。不穿長衫,不穿鞋子。形容不修邊幅的樣子。
倒屣相迎 屣:鞋。古人家居脫鞋席地而坐,爭於迎客,將鞋穿倒。形容熱情歡迎賓客。
冠袍帶履 帽子、袍子、帶子、鞋子。泛指隨身的必須用品。
截趾適屨 切斷腳趾去適合鞋子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遷就。
刻足適屨 屨:麻制的單底鞋。按照鞋的大小來削自己的腳。比喻主次顛倒。
屨賤踴貴 原指被砍鄶的人很多,致使鞋子價賤而踴價貴。後形容刑罰既重又濫。也比喻犯罪的人多。
履舄交錯 鞋子雜亂地放在壹起。形容賓客很多。
蒙袂輯屨 用袖子蒙著臉,腳上拖著鞋。形容十分困乏的樣子。
納屨踵決 納:穿;屨:鞋;踵:腳後跟;決: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後跟。形容衣著襤褸。
棄之如敝屐 敝:破;屣:鞋。象扔破鞋壹樣把它扔掉。比喻毫不可惜地拋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