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美國獨立戰爭
地點:北美洲、亞洲、非洲
時間:1775年–1783年
參戰方:英屬北美殖民地、法國、西班牙,英國
結果:簽訂《巴黎和約》,北美十三殖民地正式獨立成為美利堅合眾國
參戰方兵力:美軍:35,000人參加大陸軍;340,000人參加過民兵56,000名英軍士兵 78艘皇家海軍艦船
傷亡情況:美軍:近50,000人傷亡 英軍:近20,000人傷亡
主要指揮官:喬治?華盛頓,亨利?克林頓
性質:革命、民族解放運動
開始標誌:1775年4月萊克星頓槍聲
導火線: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
原因:英國殖民統治阻礙了北美經濟發展
領導:北方資產者和南方的種植園主
結果: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
美國獨立戰爭,(英語:American Revolutionary War,1775年—1783年),或稱美國革命戰爭,是大英帝國和其北美十三州殖民地的革命者,以及幾個歐洲強國之間的壹場戰爭。這場戰爭主要是始於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但後來卻因為法國加入戰爭對抗英國,而使戰爭的範圍遠遠超過了英屬北美之外。
由於英國對殖民地的剝削,同時由於北美殖民地經濟的發展,為了對抗英國的經濟政策,導致了北美人民的抗爭。始於1775年4月的萊克星頓,1776年7月4日大陸會議通過了由托馬斯·傑斐遜執筆起草的《獨立宣言》,宣告了美國的誕生。
在戰爭中,英國能夠利用他們在海軍上的優勢以占領殖民地的臨海城市,但如何控制鄉村地區卻使他們困惑。經過北美人民的艱苦抗爭,終於在1783年9月3日英美簽訂《巴黎和約》,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獨立戰爭結束了英國對北美人民的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的獨立,確立了比較民主的民主體制,對拉丁美洲和法國大革命起到了推動作用。這場戰爭同時也為了日後加拿大的建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