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漢語拼音的輕聲化:
首先,輕輕地
輕聲是四聲之外的壹種特殊聲調。在單詞或句子中,有些單詞會失去原有的聲調,被讀成輕而短的音。這種輕而短的聲音就是輕聲。輕聲作為壹種變調的語音現象,必然在詞語和句子中有所體現,也就是說輕聲的發音不能獨立存在。拼寫漢語拼音時不要輕聲標註調號。
輕聲字的音色變化不穩定。學習普通話的時候,要掌握已經固定的字,輕聲讀,也就是說,要掌握已經被詞典選中的字,對於那些不輕不淺的字,壹般不要輕聲讀。
第二,壹定要讀軟文。
如果妳認真讀拼音,或者認真聽普通話,妳很容易發現,普通話讀起來軟軟的地方還真不少。那麽,哪裏需要細讀呢?
1,單音節虛詞
比如:好的,溫柔的,說得好的,聽著,很好,還有妳,妳知道,是的,等等。
2.方位詞
比如:床上,窗下,屋裏,等等。
3.動詞和名詞的重疊成分
比如:看、走、試;
稱謂是重疊式的最後壹個詞,多為輕聲發音,如:爺爺、爸爸、哥哥、叔叔、姐姐等。
4.有些詞綴如“子、兒、頭”,最典型的就是“子”。
比如:桌子,椅子,房子,裙子。
5.凡是是輕聲的,還是在字裏讀輕聲,比如“巴-啊-拉-納”“了”“的-的”;
6.以“子”、“個”、“頭”、“上”結尾的詞,讀起來大多是輕聲的,如:鼻、包、褲、鞋、桌、栗;壹個,另壹個;枕頭,斧頭,;在地上、天上、手上等等。
7.還有壹些特別的話。因為語言習慣或者語感的原因,最後壹個字或者兩三個字可能讀起來比較輕聲,比如:月亮、蘿蔔、刺猬、狐貍、葫蘆、玻璃、走過來、跳起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