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 大乘 受過具足戒的 出家人
長老壹詞在佛語中是什麽意思意思
長老
(術語)通稱道高臘長之比丘。如長老舍利弗,長老須菩提等。
漢書外戚傳曰:“近世之事,語尚在長老之耳。”
增壹阿含經曰:“阿難白世尊:如何比丘當雲何自稱名號?世尊告曰: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稱長老,大比丘稱小比丘稱名字。”
十誦律曰:“佛言:從今下座比丘喚上座言長老,爾時但喚長老不便。
佛言:從今喚長老某甲,如喚長老舍利弗長老目犍連。”
金剛經纂要上曰:“長老者德長年老,唐譯曰具壽,壽即是命。魏譯曰慧命,以慧為命。”
又(職位)禪家稱住持之僧為長老。
敕修清規住持章曰:“始奉其師為住持,而尊之曰長老。”
祖庭事苑曰:“今禪宗住持之者必呼長老。”
行事鈔下二之二曰:“毗尼母雲:五十夏已去,壹切沙門國王之所尊敬,是耆宿長老。”
FROM:《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 編
中愛比丘了什麽意思
就是有人看上妳了
羅漢是什麽意思?
羅漢
阿羅漢的簡稱,梵名(Arhat)。有殺賊、應供、無生的意思,是佛陀得道弟子修證最高的果位。羅漢者皆身心六根清凈,無明煩惱已斷(殺賊)。已了脫生死,證入涅盤(無生)。堪受諸人天尊敬供養(應供)。於壽命未盡前,仍住世間梵行少欲,戒德清凈,隨緣教化度眾。
在中國寺院中常供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和五百羅漢。在唐代《法住記》載,謂佛陀臨涅盤時,囑付十六大阿羅漢,自延壽量,常住世間,遊化說法,作眾生福田,故佛寺叢林裏常雕塑羅漢像,供養者眾。十八羅漢乃世人於十六羅漢外另加降龍、伏虎二羅漢。而五百羅漢,通常是指佛陀在世時常隨教化的大比丘眾五百阿羅漢,或佛陀涅盤後,結集佛教經典的五百阿羅漢。
五代時高僧貫休大師,所繪的十六羅漢像姿態不拘,形骨奇特,胡貌梵相,曲盡其誌,為羅漢畫像中之名作。羅漢像因無經典儀軌依據,會隨各代的藝術家來創作表現。通常是剃發出家的比丘形像,身著僧衣,簡樸清凈,姿態不拘,隨意自在,反映現實中清修梵行,睿智安祥的高僧德性。
據法住記所載,十六尊羅漢承佛敕命,永住世間守護正法,即互壹賓頭盧跋羅墮阇、二迦諾迦伐蹉、三迦諾迦跋厘墮阇、四蘇頻陀、五諾矩羅、六跋陀羅、七迦理迦、八伐阇羅弗多羅、九戍博迦、十半托迦、十壹羅怙羅、十二那伽犀那、十三因揭陀、十四伐那婆斯、十五阿氏多、十六註荼半托迦。此外盛傳於世的十八羅漢,即十六羅漢外再加繪達摩多羅尊者與布袋和尚,或降龍、伏虎二尊者。
燒香 是什麽意思,佛學如何解釋?
謂於諸佛、菩薩、祖師像前燃燒各種香。又稱拈香、撚香、焚香、炷香。初於印度,以氣候酷熱,時人皆塗香去除身上之垢臭。據大智度論卷三十載,天寒時多行燒香,塗香則通於寒時、熱時。其後,以燒香用於迎請、供養佛菩薩之行事中。
諸經中多有燒香供養之記載。據長阿含卷二 *** 經載,為如來起大堂舍,整治處所,並灑掃、燒香。據法華經卷四法師功德品載,受持、讀誦,或解說、書寫法華經者,當受種種供養,如供養花、香、瓔珞、末香、塗香、燒香、繒蓋、幢幡、衣服、伎樂〈十種供養)等。據無量壽經卷下載,行者當懸繒、燃燈,及散華、燒香,以此回向,願生彼國。又據宋元明三本之賢愚經卷六富那奇緣品載,富那奇與兄辦足供養,持香爐***登高樓,遙向祇洹精舍燒香,祈願歸命佛及聖僧,唯願佛明日臨顧該國,開悟愚盲之眾生。香菸即如其意,乘虛空往至世尊之頂,相結聚合成壹煙蓋。據大日經卷八載,燒香,乃遍至法界之義,如天之樹王開敷時,香氣隨逆風、順風而自然遍布。
於密教中,胎藏界三部所燒之香有別。據蘇悉地羯羅經卷上分別燒香品載,佛部燃燒沈水香,金剛部燃燒白檀香,蓮華部燃燒郁金香。或混合三種香通用於三部,或以壹種香通於三部。
諸香中,室唎吠瑟咤迦樹汁香,通用於三部,亦以之獻與諸天,安悉香獻與藥叉,薰陸香獻與諸天天女,娑折羅娑香獻與地居天,娑落翅香獻與女使者,乾陀羅娑香獻與男使者等。又龍腦、乾陀羅娑、娑折羅娑、薰陸、安悉、娑落翅、室唎吠瑟咤迦等香,稱為七膠香,為最勝上者,和合而燒之,可通用於九種(三部之息災、增益、降伏等三種法)。
另據蕤呬耶經卷中請供養品所載,於壹般供養法中,應以白檀香混合沈水香供養佛部,以屍利稗瑟多迦(室唎吠瑟咤迦)等諸樹汁香供養蓮華部,而以黑沈水、安悉香供養金剛部。
又以白檀香、沈水香、龍腦香、蘇合香、薰陸香、屍利稗瑟多迦樹汁香、薩阇羅沙香、安悉香、娑羅枳香、烏屍羅香、摩勒迦香、香附子香、甘松香、閼伽跢哩香、柏木香、天木香、缽地夜香等,與砂糖混合,稱為普通和合,可隨意取用,以供養諸尊。
據蘇悉地羯羅經卷上分別燒香品載,因所修之法不同,而於燒香之種類亦有差異,如修扇底迦法(息災法)應焚搗丸香,修阿毗遮嚕迦法(降伏法)應焚塵末香,修補瑟征迦法(增益法)應焚作丸香。據不空三藏之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載,於息災法應焚沈水香,於增益法應焚白檀香,於降伏法應焚安悉香,於敬愛法應焚蘇合香。另於金剛頂瑜伽千手千眼觀自在菩薩修行儀軌經卷下及金剛壽命陀羅尼經法等亦有上記之說法。
此外,密教又以燒香與閼伽、塗香、花鬘、燈明、飲食等合為六種供養。於禪林中,稱燒香為拈香,或炷香。在法會中持香盒者,稱為燒香侍者。關於燒香之作法,禪苑清規卷五堂頭煎點條中有詳明之記述。[增壹阿含經卷十三、三卷本大般涅槃經卷中、觀佛三昧海經卷十、大日經卷二具緣品、十壹面觀自在菩薩心密言念誦儀軌經卷上、大比丘三千威儀卷下、四分律行事鈔卷下之三行香咒願法、敕修百丈清規卷四西序頭首條、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壹受齋軌則、大宋僧史略卷中、法苑珠林卷三十六](參閱‘上香’718、‘拈香’3265)
丁福保佛學大詞典 對“燒香”解釋如下:
燒香 (儀式)五種供養及六種供養之壹。世諦所釋,則為拂邪氣,請神靈。第壹義諦所釋,則為使所修之功德,周遍壹切處。陔余叢考三十三曰:‘李相之賢已集,因謂燒香始於佛圖澄。襄國城塹水源暴竭,石勒問澄,澄曰:今當敕龍取水。乃燒安息香,咒數百言,水大至雲。然燒香實不自此始。三國誌孫策謂張津著絳帕頭燒香讀道書。又江表傳,道士於吉來吳會立精舍,燒香讀道書。則漢末道家已用之。又按漢武故事,昆邪王殺休屠王,以其眾來降。得其金人之......
請問壹個關於佛教上師尊稱的問題?各是什麽意思?感謝! 15分
上人對智德兼備而可為眾僧及眾人師者之高僧的尊稱。釋氏要覽卷上謂,內有智德,外有勝行,在眾人之上者為上人。
法師指通曉佛法又能引導眾生修行之人。又作說法師、大法師。廣義之法師,通指佛陀及其弟子;
堪布原為 *** 佛教中主持授戒者之稱號,其後舉凡深通經典之喇嘛,而為寺院或紮倉(藏僧學習經典之學校)之主持者,皆稱堪布。又為 *** 地方 *** 僧官系統之職稱,如 *** 、班禪之高階侍從,亦稱堪布。
大師梵語s/a^str!,巴利語satthar。初果以上,乃至諸佛菩薩,堪為眾生之師範,故稱大師。
上師 *** 佛教對具有高德勝行、堪為世人軌範者之尊稱。又作金剛上師。
喇嘛 *** 語 bla-ma 或 lama之音譯。為我國藏、蒙兩族對喇嘛僧侶之尊稱。意譯上師、尚師。含有最上者、上人之義。相當於梵語之
uttara(郁多羅)或 guru(咕嚕)。本為 *** 佛教中,長老、上座、高僧之稱號,而異於對壹般僧人‘劄巴’(藏grwa-pa
)之稱;後來對壹般僧侶亦稱喇嘛。
禪師梵語dhya^yin,巴利語jha^yin。通達禪定之比丘。原始佛教時代,阿羅漢為通曉壹切禪法者;以後至部派佛教時代,比丘間產生各種專門人才,如經師、律師、論師、三藏師、法師、禪師等。其中專意坐禪,通曉禪定者,稱禪師。
尊者(術語)梵語阿梨耶&Amacron;rya,譯作聖者,尊者。謂智德具尊者。羅漢之尊稱。
長老梵語sthavira(音譯作悉他薛羅),巴利語thera(音譯作涕羅)。指年齡長而法臘高,智德俱優之大比丘。又稱上座、上首、首座、耆年、耆宿、耆舊、老宿、長宿、住位。
知道的就是這些了,另外告訴樓主,百度壹下別吃人家啃過的饅頭,那是沒味道滴。
南無阿彌陀佛,是什麽意思?
南無阿彌陀佛
(佛教術語)
編輯
善導大師《觀經四帖疏》壹、玄義分“六字釋"曰:言“南無”者,即是歸命,亦是發願回向之義;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1]
《觀無量壽經》曰:“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2]
『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壹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
本 名
無量壽佛
別 稱
無量光佛、無邊光佛、無礙光佛、無對光佛、炎王光佛、清凈光佛、歡喜光佛、智慧光佛、不斷光佛、難思光佛、無稱光佛、超日月佛
字 號
阿彌陀佛
所處時代
極樂時代
出生地
極樂世界,又名安樂國
出生時間
成佛以來,於今十劫
主要成就
建立極樂世界
目錄
1 六字洪名
2 《佛》中的解釋
3 《佛》原文
4 術語簡介
5 導歸凈土
6 術語讀音
7 常念益處
8 術語意思
9 常念功德
10 念佛三昧
11 其他佛號
? 藥師佛
? 地藏經佛號
六字洪名
編輯
南無阿彌陀佛,因為此六字在佛教中的重要影響力,故有另壹個代名詞——六字洪名。
六字洪名的含義:
南無------皈命、接受;
阿-----無量光(健康);
彌-----無量覺(智慧);
陀-----無量壽(長壽);
佛-----無量光、無量覺、無量壽的資訊。
“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的意思是:我願意接受無量健康,我願意接受無量智慧,我願意接受無量長壽。
《佛》中的解釋
編輯
(術語)Namo”mitābhāya buddhāya又,Namo”mitayus buddhāya,又作南無阿彌陀(引)佛陀(引)耶,譯曰歸命無量光覺,無量壽覺。歸命於無量壽覺及無量光覺也。
凈土門稱之為六字名號。歸命者,眾生壹心仰賴阿彌陀佛,即眾生之信心也。無量壽覺或無量光覺者,佛助壹切眾生行體成就也。蓋眾生之信心與阿彌陀佛助眾生之行體皆具足於此六字內。此謂機法壹體之南無阿彌陀佛也。真言之口傳以此名號為陀羅尼,為金剛界五佛。
善導觀經疏壹曰:“言南無者即是歸命,言阿彌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義故,必得往生。”
觀無量壽經曰:“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
又作六字名號。歸依阿彌陀佛之意。觀無量壽佛經疏卷壹(大三七·二四六中):‘無量壽者,乃是此地漢音。言南無阿彌陀佛者,又是西國正音。又南者是歸,無者是命,阿者是無,彌者是量,陀者是壽,佛者是覺。故言歸命無量壽覺,此乃梵漢相對,其義如此。’
另梵本阿彌陀經謂,阿彌陀有無量壽(梵amita^yus ,音譯作阿彌多廋遮)、無量光(梵amita^bha ,音譯作阿彌多婆)二義,玄奘譯之稱贊凈土經亦準此區分;然鳩摩羅什譯之阿彌陀經均譯為‘阿彌陀’而不別之,又支婁迦讖、支謙、慈賢等歷代譯經家亦然。此外,深勵之阿彌陀經講義謂,古來翻譯阿彌陀之梵語為無量壽、無量光,全稱為‘歸命無量壽覺’,即南無阿彌陀廋曬佛陀耶(梵namo amita^yus/ebuddha^ya ),亦即表示歸敬無量壽佛;若以阿彌陀婆耶(梵amita^bha^ya )表之,則為歸依無量光佛之意。
六字名號乃攝彌陀因位之萬行、果地之萬德,以成就其體義、德用,故功德效驗甚大。無量壽經謂,稱壹聲此名號,具足無上功德;觀無量壽經謂,但聞佛名,能除無量劫生死之罪;阿彌陀經謂,念佛之行者,可得六方恒沙之諸佛護念之。[無量壽如來修行供養儀軌、觀經疏玄義分、贊阿彌陀佛偈(曇鸞)][3]
《佛》原文
編輯
姚秦三藏法師 鳩摩羅什 奉召譯
序分
六成就前五成就
如是我聞:
壹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六成就之第六成就
讀“nó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