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門開了怎麽讀?是《漢語方言詞典》的哪壹卷?
1.為推廣普通話和方便讀者,本詞典收錄的方言詞全部轉換為普通話讀音,並使用音標,如:bath hū yù利用交易會。2.有些方言詞轉換成普通話發音後,和當地的發音差別很大。這些詞除了普通話發音外,還標有地方音。壹般用國際音標來標註本地音,寫在方括號內。如:Daida áidà吳語[οο13 du 13];\ n廣東方言[οοn 58]。北方方言所屬的各個地區的方言發音仍然是用漢語拼音字母表音。如“點補”,北京音dián,bu。3.本詞典普通話讀音註釋:①根據方言讀音與普通話讀音的對應規則轉換為普通話,如“解”,吳語讀[кa 34],轉換為普通話讀jiè。②對於個別詞,用外來詞的音譯來標註接近方言的讀音,如“尷尬”,在吳語中發音[κο53κα34],本詞典根據方言來標註gān gà。③對於在壹個以上地區使用的詞,原則上按普通話現有讀音發音,如“拐巴”,用北京話發音[pαi 55 ts`ι,],本詞典註bāi、che。4.本詞典基本形式後只加“r”,如“明日míng r”,不標註實際音變。同壹個詞在口語中有時屈折,有時不屈折,項不屈折;口語必須是卷舌音,項目必須是卷舌音。5.壹般屬於北方方言區的詞不需要標註地方口音。屬於其他主要方言區的詞語,需要標註地方口音的,應單獨標註吳語-蘇州話-長沙話-南昌話-客家話-梅州話-廣州話-閩南話-廈門話-福州話的地方口音。6.本詞典中,普通話的註音是以連寫為原則,方言的註音不是連寫。變調對多音字不註,條目中輕聲字註音前加點,如窮hān、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