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外治法簡介

外治法簡介

目錄1拼音2英文參考3概述4外治4.1外治方法4.2外治史5外治6參考文獻附件:1穴位外治2方劑外治。3具有外治功能的中成藥4與外治相關的藥物5古籍中的外治1拼音wài zhì

2英文參考外治法【湘雅醫學詞典】

外治法[21世紀科技雙語詞典]

3.外治概況:1。外治法;2.從外面拿。

4外治,外治是治療的學術語言。也就是外治法(1) [2]。也稱為外部訪問[3]。指利用藥物、手術、物理方法,直接作用於患者體表的某壹部位或患病部位,以達到治療的目的[1]。

外治法是指藥物、器械或手術直接作用於患者的體表或部分竅(口、舌、喉、眼、耳、鼻、* * *、* *)來治療各種疾病和證候的方法[4]。

外治法壹般是指除口服藥物外,塗於體表或從外部治療的方法[3][5]。

《黃帝內經:論虛實》:“內治為內,外治為外。”

4.1外治法有敷藥、熨、熏、泡、洗、* * *、按摩、針灸、刮痧、拔罐等[5]。

4.2歷史治外法治外法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3]。在《黃帝內經》時代的蘇文,已經有了系統的針灸療法、膏藥、煙熏等。尤其可貴的是,書中還介紹了腹水穿刺和壞疽截肢術(相當於血栓閉塞性脈管炎)[3]。到了東漢時期,張仲景已經描述了多種外治方法,如針灸、艾灸、熱燙、溫熨、擦藥、服藥、沐浴、潤導、泡腳、灌耳、人工呼吸等,為後世奠定了廣泛的基礎[3]。自從針灸成了專科,外治法的概念就變了。近來,針灸已被排除在外治法的討論之外。關於外治的專著有卓立的駢文,主要是貼膏藥,邵青存淦的《外治》和《守時方》[3]。

5外治外治同外治[2]。出版《黃帝內經》,蘇文,武昌政治大學。《黃帝內經:論武昌政法大學》:“故謂上取之,內取之,外取之,以貫之。”說明治療手段,根據疾病的具體情況,或從上,或從下,或從內,或從外,以達到治愈的目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