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言以對,因為我好像真的沒有看過《阿q正傳》的序言,掛了電話之後,我立刻找了壹本書認真的看了序言。原來老魯寫的人真的叫“鬼”什麽的,可是連老魯自己都搞不清楚是哪個[k(g)uei],還是“鬼”還是“鬼”什麽的,於是就用洋氣寫了《阿q正傳》,簡化成了《阿q正傳》。不知道這個Q怎麽來的。反正不是國際音標,也不是漢語拼音,更不是音標。
這讓我想起了另壹件相關的事情。我高中的時候看過清代梁少仁的《秋雨寺雜文二則》,裏面說表示口吃的“口吃”壹次要念成“口”,但世界上很多人都不知道。想想回到清朝,有些詞的正確讀音已經不為大多數人所知,更別說現在了。
事實上,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很多東西都要突出其方便、經濟的特點,這樣才能更好地發揮其交際功能。壹個單詞最初是什麽發音?後來因為在交流中“以錯別字傳錯別字”,大多數人逐漸認為誤讀的聲音是正確的。比如“大氣”的“大氣”讀第壹聲,很多人讀第四聲,“友誼”的“友誼”讀第四聲,但大家都讀第二聲。這樣的例子很多。在言語交際中,只要不造成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的交流和理解上的困難,其實妳可以讀任何壹個。為什麽壹定要糾正呢?
從古至今,語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語言發展的趨勢誰也阻擋不了。語言規範往往是通過國家語委的相關文件自上而下進行的,所以在全國各地的普通話學習和考試熱潮中,語音顯得尤為重要。甚至壹個大家都知道的拉丁字母q。但是有些人還是要找依據把它變成普通話的發音gui,真的很誇張。其實自下而上的語音標準化運動的力量是很強大的。大家已經發了另壹個音了,語委來告訴大家這個字要發。誰會接受?再看“口吃”。《新華字典》和《現代漢語詞典》都已標註為遲。這就是自下而上的力量,雖然最後是以自上而下的形式表現出來。
然而,有些音的發音錯誤是由上而下的政策造成的。
我的家鄉是浙江臺州。臺灣本來應該發第壹個音,但是很多外國人把“臺灣”這個字發成了第二個音。更可怕的是,有壹次唱《烏蘇裏船歌》的郭頌爺爺來我們這裏表演,他激動得說“今天很高興來到臺灣省”。真的讓我們臺州600萬人民大吃壹驚。其實50年代以前,臺州的臺灣和臺灣省的臺灣是兩個字。單詞的形狀,發音,意思都不壹樣。前者還是寫字桌,後者是書桌。後來由於簡化字方案,前壹個字被借用為後壹個字的簡化形式。從那以後,基本上除了浙江人沒人想通了。但是因為臺灣省人不用簡體字,我相信沒有人會犯郭爺爺那樣的錯誤。
現在國家語委強調大家要寫規範的簡化字,同時嚴格強調正確讀普通話。就這樣,“泰州”就陷入了這種尷尬的境地:以前不寫簡體字讀起來還準確,現在讀簡體字就不準確了。如果同時滿足兩個標準,真的是傷民。查字典,“臺灣”的第壹個音只有壹個意思,那就是地名。臺州,天臺,天臺山等。站臺、臺燈、臺風等站臺,原來都是臺灣省的站臺。為壹個意思設置壹個字壹個音(除了臺州本地人不太常用),似乎不太符合言語交際的經濟學原理。也許再過n年,國家語委為了省事,會頒布法令讓“臺灣(第壹州)”變成“臺灣(第二州)”。到時候,就連佛教聖地天臺山估計也要倒黴了。如果臺州在N-1年內大幅度提高城市綜合實力,擴大知名度,至少會像蘇州、廈門那樣,說不定還能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