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在湛江很多姓氏的族譜中,都寫著他們的祖先來自福建莆田,大部分是在唐宋時期(尤其是宋末元初)遷入的,所以雷州話的原型很可能是古莆田話,再與雷州半島當地的語言融合,形成了現在的雷州話,在民間也叫黎話。從閩南語到湛江的歷史最多也就壹千多年,更別說幾千年了。
人們對“雷州話”是否是“黎話”也有不同的看法,特別是在雷州(海康縣)和非雷州人,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雷州大多數人的看法-
1.雷州話是指“雷州地區的方言”,而不是雷州市的方言。明清雷州地區包括濉溪、海康、徐聞三雷地區。
2.海康人從來不把雷州話叫黎話。而是把說白話文或普通話的人稱為“李老”、“李子”或“老子”。“李莉”指的是說雷州話時口音不正確的人,“李妮”指的是說話結巴的人。“裏”字在雷州方言中是貶義詞,意思是發音不正確,不清楚。
3.“黎話”是白話人給雷州方言人的貶義詞。
大多數非雷州人的看法——
第壹,“黎話”絕對不是黎族的語言,而是閩南語系的漢語,就像“白話”不是白族的語言壹樣。
2.除了海康,濉溪、連江、徐聞、麻章、湛江、茂名、水東以及海南部分地區的人,世世代代都稱自己的母語為“黎話”。
3.雷州於1994由海康縣更名而來,已有20多年歷史。以前的方言是叫海康話、黎語還是雷州話,需要老壹輩考證。
第四,“黎話”不是“雷話”的誤傳,“黎”和“雷”的發音在白話文和閩南話中都有很大的不同。
5.“雷州話”是近年來的官方說法,“黎話”是自古以來的民間叫法。
其實廣東有很多縮略語,比如“白話”、“雅話”、“海話”、“黎話”。有人說“白話”指的是通俗方言,“雅話”是因為客家話發音有很多“雅”字,“海話”是生活在漁船上的漁民說的,“黎話”本來就是“入話”,即“移民說的話”。這些說法不準確,牽強附會。
很少有人知道,“黎話”在史料中曾被稱為“東部方言”,即“雷州半島東部福建、潮汕地區的人所說的話”。“白話”在雷州半島也叫“客家話”,因為閩南人的遷徙時間很早,長達數百年、數千年,而黎語是半島的主流。白話文在雷州半島的普及在清末至抗戰時期達到頂峰,因為當時廣州、香港淪陷,很多說白話文的人逃到湛江,帶來了新的方言和生活方式。廣州灣當時被稱為“小香港”。
所以直到現在也很難說出這些方言的起源,但可以肯定的說,它們都屬於漢語。“白話”與白族無關,“黎話”與黎族無關。也可以看出,壹種方言的歷史淵源很重要。比如現在“黎話”在文字上叫“雷州話”,所以幾百年後人們可能不知道“黎話”是什麽,就像現在的“東方話”、“客家話”壹樣,很少有年輕人懂。
其實不管“雷州話”還是“黎話”,怎麽叫都無所謂。我現在最擔心的是,雷州話在白話和普通話的雙重沖擊下,有失傳的危險。白話文是香港影視傳播的,普通話是官方強制語言。雷州話雖然有字典,但並不普及。如果通過口語傳遞,能持續多久?
據粗略統計,湛江過去有六成以上的人以雷州話為母語,現在只有四成左右的人說雷州話,日常生活是“雷州普通白”三種語言的混合體。雷州方言的傳承已經成為壹個令人擔憂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