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壹款講述校園暴力為主題的恐怖題材國產遊戲《黑羊》上市,受到了廣大玩家的關註與期待,現在這類題材的作品,尤其校園暴力,在國內的遊戲圈已經屢見不鮮了,不過這款《黑羊》得益於其精致的畫風與美術和體量相對較大的故事流程,這使它相較於其他獨立遊戲在玩家視野中勝出,這款遊戲的劇情設計其實並沒有太大亮點,但其講述的故事卻真真實實的發生在當下瞬間的每壹刻,也可能發生在妳我他的往事之中,正好借此機會,本篇文章筆者就在評測《黑羊》的同時,和各位探討壹下我們當今社會最為普遍的校園內問題——校園暴力現象或者說校園霸淩。
(遊戲《黑羊》壁紙,登入界面)
黑羊效應
遊戲名起名為《黑羊》,這是制作組別用用心的,在社會心理學領域,有壹種效應被稱作“黑羊效應”,在《美國傳統詞典》中解釋黑羊是群體中最不受待見、最不受尊重的成員,被認為群體的壹種恥辱。因為黑羊毛難以染色,所以在當年黑羊的市場價值很低,就被心理學家們使用這壹特點創造了“黑羊效應”這個概念。
在現在,“黑羊效應”被用來指壹群人去欺負壹個無辜的人,甚至壹群“好人”欺負另壹個“好人”,但其他人都坐視不管的現象。這種現象發生在學校場景居多。
(黑羊效應)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太極八卦就講陰陽是相互變換的,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同樣,人性的善與惡沒有那麽容易區別,我們平常講的好人都是以世俗道德標準來定義的,而這個世俗道德標準,往往也是僅僅評價我們眼睛所看到的,很多人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事實是眼睛看到的,也未必是真實的,在外面行事道貌岸然、正人君子,但背地裏什麽見不得人的勾當也敢做的“好人”可遠遠不在少數。
遊戲劇情評價(少劇透)
遊戲劇情設置在
(不要成為黑羊)
拋開“二因素論”,旁觀者與環境會起到什麽作用?
社會心理學家津巴多進行過壹個對陌生人的電擊實驗,該實驗過程為被試組成壹個小組參加壹項對陌生人的電擊實驗,被試隨機分為匿名組和實驗組,實驗組的被試用真實姓名稱呼,而匿名組的被試身穿寬大的衣服,包住頭,不帶名牌。讓兩組被試給陌生人施加電擊(當然不是真的電擊,有助手模仿配合),結果發現,匿名組點擊他人概率更大。
這個實驗說明的是壹種“去個體化”現象,當個體混跡於群體之中,他們知道因為匿名,所以沒有人知道到底誰電擊過那個無辜的可憐人,行為就會更加大膽而且不會感到任何愧疚。在欺淩現象發生時,往往也是壹群人去欺負某個人,這壹群裏面的很多人都認為自己屬於壹個“旁觀者”。這些人同時也希望出現壹個“黑羊”來給他們提供樂子。
(必須要有壹只黑羊)
旁觀者所帶來的社會輿論效應對校園欺淩受害者也是雪上加霜,在《黑羊》裏,遊戲壹開始我們在校園走廊以及班級裏都可以看到到處都圍著壹群人在討論“元旦晚會那天的事”,研究表明,流言僅僅只需經過幾個人的傳播,就會產生大變味,更何況很多人都在討論。風言風語的惡心程度完全不亞於欺淩事件本身,最為無奈的,是這些輿論根本沒有什麽辦法去遏制。
(我們在校園走廊以及班級裏都可以看到到處都圍著壹群人在討論“元旦晚會那天的事”)
結語
通過遊戲這個渠道來讓大家意識到社會問題是壹個很不錯的途徑,《黑羊》這個故事情緒醞釀的非常到位,尤其有過被欺淩經歷的玩家,能深刻體驗到那種孤獨。
(但願沒有黑羊)
校園欺淩這個社會問題僅僅有人發聲這還不夠,如果想要改善現狀,需要整改整個教師系統,讓老師們不能只關註成績,更要去維護學生的心理問題,同時也要有強硬政策去保護弱者,懲罰欺淩者,在目前往往欺淩者得不到任何懲罰,即使他們被發現並指出。這些如果無法做到,那麽“沒有黑羊”也之能是壹個明亮的理想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