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事件
喀瑯施塔得事件就是十月革命後蘇聯開始進入正常發展的軌道,然而蘇維埃中央卻采取了空想的態度,將戰爭時期遺留下來的戰時***產主義作為發展戰略。由於不顧條件,強令大中企業全部收歸國有,致使不少企業減產或倒閉,1920年工業總產值下降為1917年的21%;取消壹切私人貿易後,合作社和國營商業沒有相應發展,影響了日用消費品和生產資料的正常供應;工業生產的總管理局體制造成中央與地方的不協調,出現官僚主義滋長經濟效益低下現象;特別是余糧收集制在實施過程中出現了嚴重偏差,征收的不僅僅是余糧,必需的口糧和飼料糧甚至種子糧都被征收,嚴重破壞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損害農民的切身利益。並且引發國內的經濟危機 ,這樣各地爆發農民起義,工人罷工。駐在彼得格勒海域附近的喀瑯施塔得水兵(他們曾經是十月革命的最重要支柱之壹,其中1/10是布爾什維克黨黨員,曾被蘇***領導人稱為十月革命的“榮光和驕傲”。)也受彼得格勒騷動的影響,於1921年2月28日發動“叛亂”。列寧派軍隊鎮壓,水兵反抗之激烈和堅決,使大約壹萬紅軍被打死、致殘或失蹤。連托落茨基也驚呼從未見過如此以死抵抗的叛亂者。而喀瑯施塔水兵隊伍約有26000人,沒有壹個人投降。紅軍於3 月18 日晨占領了要塞,平定了叛亂。不久新經濟政策終於得到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