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萬人迷”蘇軾是如何變得“儒雅”的?專家提醒蘇雪研究應做到“三個蘇”

“萬人迷”蘇軾是如何變得“儒雅”的?專家提醒蘇雪研究應做到“三個蘇”

左曾棗莊

提到蘇軾的作品,人們腦海中首先會浮現出《赤壁賦》、《後赤壁賦》、《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古代名著。熟悉文學圈的人都註意到,蘇軾深受後世文人和讀者的喜愛,堪稱“萬人迷”。關於蘇軾的研究或籠統解讀的文章數不勝數。很多人都知道蘇軾是壹位在許多文藝領域做出開拓性貢獻的通才、多面手。然而。如果妳認為妳對蘇軾、他的人民、他的家族歷史了解得足夠多,那妳就錯了!但研究蘇軾的專家提醒妳,目前無論是通俗還是研究三蘇的文章,經常涉及的三蘇作品都不超過作品總量的20%。“壹家三口父子都是大作家”是文壇佳話。但專家考證發現,關於蘇軾父親蘇洵和弟弟蘇轍的研究,仍有許多空白需要填補。比如同為唐宋八大家之壹的蘇轍,他的全集就沒有校對版。這是壹個很大的差距和遺憾。“這位專家就是曾棗莊老師。曾棗莊已81歲高齡,但仍癡迷於三蘇研究。近日,曾棗莊40年收集的《三蘇研究叢刊》由巴蜀書局出版,引起學界關註。

曾棗莊與出版社簽約。

3月29日,在四川大學舉辦的“《三蘇研究叢刊》出版座談會暨版權捐贈儀式”上,曾棗莊表達了對三蘇研究的深度投入。他說,“從表面上看,三蘇研究,尤其是蘇軾研究的空間並不大。其實不是,在《三蘇文化大詞典》編的過程中,我深深感到,三蘇、蘇軾研究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曾棗莊還提到,歷代對三蘇文獻的整理和研究著作約有800余種,而現今涉及三蘇研究的文獻只有100余種,大量文獻沒有得到充分利用。"

據了解,《三蘇研究叢刊》是四川大學巴蜀書店、蘇軾研究中心與四川省委、省政府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傳承創新工程合作推出的首個出版項目。曾棗莊“《三蘇研究叢刊》出版座談會暨版權捐贈儀式”由四川省歷史名人傳承創新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巴蜀書店、蘇軾研究中心聯合主辦。原CPPCC主席陶武先、四川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嚴世京、四川省文聯主席鄭曉幸、蘇三寺廟博物館館長陳中文、眉山蘇三文化研究院院長方永江、巴蜀書屋社長林建、中國蘇軾研究院院長、蘇軾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侯安國、四川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省文史館館員謝方濤等出席。

曾棗莊與出版社簽約。

座談會上,有關領導、專家學者就如何在新時代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傳承四川歷史名人文化創新工程,弘揚三蘇東坡文化,以及曾棗莊在三蘇研究領域的突出貢獻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曾藻莊也再次強調,蘇學研究要三蘇並重。“只有深入研究蘇洵、蘇轍,才能更深入、更透徹地研究蘇軾,才能更清楚地了解蘇軾是如何成為蘇軾的,這是壹個大問題。”因此,他也呼籲學術界加強對蘇洵和蘇轍的研究。“也期待蘇洵、蘇轍入選第二批四川歷史文化名人。因為同為唐宋大家的蘇洵、蘇轍,無論從人品、學術成就,還是從學術文化貢獻,都是當之無愧的。”

優秀傳統文化是全民族的寶貴財富。韓國女主播票曾棗莊也認為“傳統文化的研究和傳承也應該屬於全民族。”2013年,他將所有書籍和手稿捐贈給眉山蘇三寺廟博物館。此次曾棗莊先生將《三蘇研究叢刊》永久版權捐贈給巴蜀書店。曾棗莊在捐贈簽字儀式上表示,將版權再次捐贈給出版社印刷出版,可以讓更多的讀者認識和了解三蘇,也將帶動更多關心四川、熱愛四川的有識之士為弘揚本土優秀文化資源做出自己的努力。"我也希望我能為蘇雪的研究做出另壹份貢獻."

華西報-封面新聞記者賈森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