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應該是我們英語愛好者的習慣之壹。如果妳真的堅持下去,妳會發現它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下面我為妳整理了學習閱讀英語文章的做法,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1,大致閱讀原文。
第壹遍的目標是基本掌握文章的大意,大致了解文章的背景和寫作動機。有些同學在第壹遍閱讀的時候把生詞圈出來,圈出來之後好像不知道文章在講什麽,這與目標相悖,不利於文章的整體把握,會幹擾我們思路的形成。粗略閱讀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略讀”,閱讀時不必過於關註細節。第壹遍閱讀時,遇到生詞不要停下來,不要來回徘徊猜測意思,要學會從整體入手。英語文章閱讀時,不能沒有問題,但要學會合理回避問題,把握全局,再看細節。
2.學習新單詞的表達。
第二遍的目標是把文章中的生詞、短語和長難句抽出來,然後在word文檔或excel表格中重新整理。要學習新單詞,我推薦妳使用英英解釋的朗文詞典。用英語學習英語更準確,理解起來更直觀。如果《英英詞典》高於自己的水平,必要時應該用中文解釋。學習新單詞不僅是它們的意思,還有它們相應的發音。註意靈活的學習方式,不要拘泥於哪種方法。
我建議妳把新單詞放在壹個可以隨時使用的軟件裏,因為學習英語是隨時隨地的。學習手段越方便,使用的頻率就會越高。壹些學生在閱讀時仍然有壹個問題。單詞和句子都整理好了,但只是整理好了。所以妳在選擇排列方式的時候,盡量避開那些高於自己眼睛的地方,選擇“接地氣”的方式。在記憶這些生詞的時候,我們要把它們放在特定的語境中,賦予它們生命。不要光背中文意思和拼寫。讀生僻字的時候,可以先試著從上下文中揣摩意思,再結合具體意思。這是壹個加深印象的過程。
3.精讀句子和文章。
在妳開始精讀每壹句之前,妳要特別註意確保妳的整體理解是沒有問題的。如果實在拿不準,可以結合翻譯參考壹下。妳要註意不要直接用譯文代替自己的思考,也不要過分依賴譯文。每句話都有主幹。不管句子多長,都要先分主幹,再看如何展開。英語文章邏輯性很強,從句的出現概率特別高。如果妳能判斷從句的類型,那麽妳就能知道從哪裏分析。在外媒文章中遇到長難句幾乎是家常便飯。壹開始,妳可能會有點不耐煩,甚至自我懷疑。這種心理很正常,但是妳要註意及時調整,相信即使是最長的句子也有其內在的結構。第二遍,我們已經查了生詞的意思,但是當我們實際理解壹個句子的時候,不僅要靠單詞的本義,還要看它在文章中的引申意義。
在分析句子的時候,妳最好保留分析的筆跡,以便驗證學習的正確思路。有的同學會有疑問,單詞我認識,長句我也分析過,但是為什麽有的句子還是感覺不舒服?問題是文章的感情色彩沒有把握住。任何觀點的表達都是主觀的,要緊扣文章的寫作動機和背景,必要時利用翻譯促進理解。我們在精讀句子的時候,會遇到壹些我們拍手稱快的表達。它們可能很短,但是很尖銳,很到位,所以壹定要記錄下來。最後把它們變成腦子裏的知識就可以了!這也是壹個為提高寫作水平打基礎的過程。
4.重讀這篇文章
我們理解了文章的主旨,理清了句子的意思,解決了生詞的問題。壹篇文章能結束嗎?當然不是。最後,妳必須回頭。經驗表明,多讀可以加強理解。做什麽?從段落入手,明確文章的脈絡,學會用簡短的話概括段落的意思。國外的課程經常會遇到這樣的作業,國內的學生很難用50字以內的篇幅總結1000字的文章。其實和用中文讀壹篇文章,用壹句話總結是壹回事。這種總結的能力對於想學好英語的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如果以後想出國深造,壹定不要錯過鍛煉的機會。剛開始的時候可以給自己定100字,然後逐步減少。有時候壹篇很長的文章,老師甚至可以用幾句話就搞定。語言真的很神奇。
重讀文章的另壹個目的是加深對詞匯用法的印象,因為“理解得越深,記得就越深。”也許最後發現了新的問題,這是壹個好現象,因為“提出問題”也是壹種能力,發現問題就能獨立解決。我們走的每壹步都是在學習。面對“精讀”,我們的學習過程和習得過程很重要。英語是壹種“有聲語言”。前幾項做完後,妳最好熟悉這篇文章,背幾句妳認為比較好的句子。因為之前做了很多,文章理解透徹,所以讀好不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