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五年級 語文指導報第5周 10 分

五年級 語文指導報第5周 10 分

壹、 填空。(21分)

1. 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語文課程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註意教學內容的________________,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語文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應該讓學生更多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說:“如果把壹只胳膊從軀體上砍下來,那就不是胳膊了。”課標強調:“在教學中尤其要重視培養良好的語感和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5.課標降低了漢語拼音的教學要求,只把漢語拼音作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的工具,立足於用,起壹個輔助作用。

6.課標提出理解詞語的四個方面途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助字典詞典、在運用中加深理解。

7. 第壹學段,有關默讀的要求是:學習默讀,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評價略讀,重在考察能否把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評價瀏覽能力,重在考察能否從閱讀材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9.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______________的過程。

10.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___________,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_______________。

11.口語交際是聽與說雙方互動過程。教學活動主要應在_________________中進行。

12.課標每個學段的教學目標是從五個方面提出的,分別是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話)、口語交際、_______________。

13.第二學段課內習作每學年_______次左右。

14.語文課程評價提倡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收集能夠反映學生語文學習過程和結果的資料。

二、 選擇。(12分)

1.課標規定,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其中小學階段課外閱讀總量應不少於多少萬字?( )

A 100 B 145 C 200 D300

2.下列哪項不屬於課標的要求?( )

A能理解主要內容 B 歸納段落大意 C 領悟壹些表達方法 D 註意積累語言材料

2. 下列哪項不屬於小學第二學段的教學要求?( )

A初步學會默讀。 B 學習略讀,粗知文章大意。 C 學習瀏覽,擴大知識面。 D 聽人說話能把握主要內容,並能簡要轉述。

3. 第三學段默讀壹般讀物每分鐘不少於多少字?( )

A 200 B 300 C 400 D 500

4.下列哪壹項不是課標列舉的學生作文的評價的呈現方式? ( )

A 口頭評價 B 等第評價 C 百分制評價 D 評語 E 綜合多種形式

5.下列哪壹項內容課標明確要求不做為考試內容?( )

A 詞句理解能力 B 認讀和拼讀漢語拼音的能力 C 借助字典、詞典等工具書識字的能力 D 語法、修辭知識 E 對文學作品形象的感受能力

6.下列哪壹項不是第壹學段的識字寫字的要求?( )

A 識寫分開 B 多認少寫 C 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 D 硬筆書寫楷書,有壹定的速度。

三、簡答。(32分)

1《語文課程標準》所提的語文素養包括哪些內容?

2.《課程標準》提出的語文課程基本理念包括哪四個方面?

3.試列舉語文課程的資源(不少於四類)。

4.在教學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習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四、論述題。(15分)

現在,中小學文風不正相當普遍,為了騙取高分,甚至可以編造父親出了車禍。內容空洞,言之無物,套話連篇,沒有自己的語言,沒有自己的體驗,沒有自己的思想和靈魂。長此以往,必將窒息人的精神,扼殺人的創造性。試論述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結合課標要求闡述分析原因以及改革方向。

課改通識部分

壹、 填空。(15分,每空1分)

1.《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在制定過程中,曾經使用過的壹個名稱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兒童、青少年構建智慧的重要基礎,是她們已有的________________、學習經驗等,過多地強調學科的______________而忽視學生的經驗, 必然違反學生的認知規律。

3.綜合實踐活動課主要包括了信息技術教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勞動技術教育等。該課程的主要特點是整體性、實踐性、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主性。

4.《綱要》要求,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的現狀,精選________________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5.《綱要》在引導學生學會學習方面提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_______________的現象,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______________的能力、______________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6.《綱要》指出,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______________、教師提高和改進_____________的功能。

7. 作為壹種課程形態,研究性學習是在課程計劃中規定壹定的課時數,以更有利於學生從事“在教師指導下,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動地獲取知識、___________________的學習活動”。

8.課程標準在目標的陳述上,都包括了知識與技能、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

9. 合作學習指的是學生在小組或班級中為了完成***同的任務,有________________的互助性學習。

二、簡答:在新課程觀念下,什麽樣的課堂才是壹個好的課堂?(5分)

課程標準部分

壹、 填空。(40分,每空2分)

1.多年來,語文教育片面強調實用功能,偏重顯性的目標,忽視了____________的培養。

2.語文教學的目標凸顯了現代社會對語文能力的新要求。如考慮信息社會的特點,加上“初步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力。”

3.課標突出了語文課程的實踐本質,總目標的第五條進行了總的表述:能主動地進行

___________學習,在__________學習語文。

4.“喜歡學習漢字,有主動的識字願望”屬於三維目標中的________________方面的目標。

5.低年級識字要求多識少寫。多識的好處是使孩子盡早進入______________階段,給他們打開壹個生活經驗世界之外豐富多彩的__________世界。

6.教材中要求會認的字,要求在本課認識,放到__________________也認識,不抄寫、不默寫。

7.漢語拼音教學的重點是_________________。

8.閱讀教學要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在文學作品教學中,不要刻意追求________。

薩特說“閱讀是壹種被引導的創造。”學生的閱讀過程是積極主動地發現建構意義,甚至

_______________。

9.判斷讀懂壹篇文章的基本標準是,能初步把握____________________,體會文章表達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過去小學高年級閱讀教學的重點“概括課文的中心思想”,在課標中改為“______作者的思想感情。”

11.課標在習作方面註重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如在第二學段強調“註意表現自己覺得________________的或印象最深、______________的內容。

12.過去的語文評價過分強調量化,這次課標強調加強形成性評價,學校和教師要對學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考試結果進行分析,客觀地描述學生語文學習的進步和不足。

13.精讀的評價,可以根據 學段的目標,具體考察學生的詞句理解、文意把握、___________、內容探究、____________等方面的表現。

14.寫作的評價,課標提出兩個“重視”:重視對____________________的評價,重視對作文修改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