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我喜歡書法,但還是喜歡苦思冥想。這對書法有幫助嗎?

我喜歡書法,但還是喜歡苦思冥想。這對書法有幫助嗎?

妳好!

肯定是好的,只要不是妳壹個人想的。

學好書法是關鍵。我們都知道壹個道理:與其在森林裏釣魚,不如撤退織網。當然,在精神上琢磨壹件事是有價值的,從中可以感受到書法藝術的美,在線條的無窮變化中暢遊,甚至可以領略到書法先輩們致力於書法的深邃意境。閉上眼睛,想起那些筆,想想它們的力量……等等。妳沒學過嗎?這個世界充滿了知識,如果妳集中精力,妳壹定會從中受益。然後我自己做了。

以下節選自《書法六忌》,希望對同樣愛好書法的妳有所鼓勵:

第壹個禁忌是“壹曝十寒”。這是練字過程中最常遇到的,鄧散木先生曾稱之為“寒熱”。開心的時候可以壹天寫壹千字不累。不開心的時候可以不動筆,歇業十個半月不思考。這種“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做法結果可想而知。宋代米芾《海閻月明》“壹日不寫,便覺困倦,以為古人未曾偏廢書。”米菲還是“壹天不學習就犯困”,更何況我們呢?學習書法,首先要耐得住寂寞,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如果能堅持每天練字,壹定會有所收獲。

當然,隨著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書蟲經常會遇到工作或學習太緊張而無法正常發帖的情況。學好書法是不可能的嗎?根據我個人的經驗,學書法很重要,讀書法也很重要。我沒有時間看書法。只要妳把書法當成妳最親密的愛人,每天都想著她,妳會離成功很遠嗎?

第二,避免流水線作業。有些學習者在選好字帖後,每天埋頭學習壹頁,直到寫完為止。寫的時候根本不仔細觀察,寫完也不做分析對比。“親”字和帖上的字差遠了,不管是用筆寫的還是打結寫的。這種書法練習只能叫“臨帖”。孫的書譜上說:“觀之者猶精,畫之者為貴。”所以,妳要每天看同壹頁,千萬不要貪心。十幾次之後,我就對原帖熟悉了,才能換壹頁。發帖前要先看帖子(關於看帖子的知識,中國鋼筆書法已經有很多文章了,可以參考)。發帖的時候壹定要冷靜專註,努力從原帖中汲取壹點壹滴,也就是達到壹種“忘我”的狀態。發帖後,與古帖文字對比時,要揣摩得失,找出原因。如果妳不能總是寫好個別單詞,妳也可以提出來進行特殊的臨時寫作,直到妳滿意為止。這樣才能避免抄帖的錯誤方法,取得真正的進步。

三忌“見異思遷”。有些人學書法,今天有臉,明天有柳,後天有趙。所以換來換去,崗位很多,但往往什麽都沒有。妳壹定要專心發帖,千萬不要變心三心二意當然妳可以把壹家的帖子都買下來(比如顏真卿的帖子有:東方朔畫像贊、寶塔感應碑、馬谷山仙壇、顏碑、廟碑、自述帖等。),專註壹個崗位,學習其他,長期堅持,直到“吃透”。

四忌壹味追求“自然”。蘇東坡的詩“詩不奇,天真為我師”講的是書法的自然美。誠然,充滿自然美的作品看似平淡無奇,實則蘊含著深刻的真善美。有些有壹定基礎的學者,知道有壹個所謂的“自然”原則,所以壹味追求“自然”,那麽他們創作的作品呢?我不說用筆或者打結。都是作者的“手筆”,根本沒有成文法。朱先生曾在《青年書法報》542期《硯邊遊記》中說:“許多人開始學書,往往以為隨字自然,殊不知不可為也。”他們對自然的認識是片面的,半生不熟的。他們不知道的是,自然美的背後,是大有技巧、技巧和寓意的。自然要有很強的傳統技能基礎,以及非常紮實的堅守崗位的技能。米菲收集了40年的古文字,然後他形成了自己“幼稚”的毛筆風格。王鐸《四十年前,字人為造,四十年後,無意合拍,於是成了大家》(傅山《霜紅小生集》)。可見,自然的境界應該來自於創造和規則。學習書法,首先要靜下心來,認真堅持書法,認真思考。我們不妨多壹點“人工”,少壹點“自然”。

五忌標新立異。不落俗套在漢語成語詞典裏的意思是“刻意另造壹套來表現自己”,在書法裏則是刻意追求某種“新、奇、怪”的東西。目前國內各種頭銜的圖書比賽頻繁,但有些比賽水分太大。這類大賽的“評委”往往不裝懂,把壹些沒有傳統技藝,卻“奇奇怪怪”的所謂“優秀作品”當成“創新”,這也導致壹些學習者偏離了軌道。他們選字帖,所有乖巧的模特都不和諧。他們只選擇稀有的、破損的、甚至樣子怪異的字帖作為學書的範本。他們想從這些方面尋求“創新”,以獲得“大獎”。這種拒絕從正規基礎出發的學書方法,永遠不會有好結果。張旭光先生強調學習書法要先到位,再品味。不要怕不創新不現代。其實越是傳統,越是現代。

六忌知難而退。在練字的過程中,我們都會遇到同樣的情況,就是剛開始練字的時候,總會進步很快。看到不斷進步我會很開心,越寫越有精神。但壹段時間後,妳會發現自己的字越來越差,甚至“退步”了。這種現象在學習書籍的過程中最為常見,有人將其比喻為“高原現象”。很多人因為自己的“退步”而悲觀失望,然後幹脆“知難而退”,落筆倒閉,不幹了。

理解不足,進步更多。希望妳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