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描寫語言學階段,奈達的翻譯理論主要以語言學為基礎,在句法和詞匯層面進行翻譯研究;在交際階段,奈達創立了翻譯研究的交際學派,提出“翻譯是壹門科學”;在符號學階段,奈達以社會符號學為基礎提出語言、社會和文化是相互聯系、不可分割的,翻譯的最終目的是讓目的語讀者從譯文中獲得與原文讀者從原文中獲得的同樣的感受。奈達最著名的理論是“動態對等”,即“功能對等”。
功能對等理論
1964年,奈達在《翻譯科學探索》壹書中首次提出了“動態對等”。他認為“在動態對等中,譯者關註的不是源信息和目標信息之間的壹壹對應,而是壹種動態關系,即目標語接受者和目標語之間的關系應該與源語言接受者和原始信息之間的關系基本相同。”隨後,由於“動態”壹詞含義模糊,容易引起誤解。1986奈達在《從壹種語言到另壹種語言》壹書中,將“動態對等”的概念改為“功能對等”。
傳統的翻譯理論側重於“直譯”和“意譯”的爭論,這些都是翻譯實踐中提出的具體問題。奈達則側重於翻譯的功能用途,強調翻譯應結合語言和文化背景。他的理論打破了不同語言之間在形式和結構上的差異所帶來的束縛,強調翻譯的交際功能,使翻譯為譯文的讀者服務,並把譯文能否被讀者理解作為譯文的評價標準。
1)擺脫傳統詞性束縛
說到詞類,我們腦海中浮現出壹套根深蒂固的語法規則。我們熟悉這些語法規則,並且掌握得很好。受英語語法結構的影響,有些人會把She are ablely assisted翻譯成“她得到了全力的幫助”,因為abley作為副詞,修飾動詞assist。她甜美的臉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她甜美的臉龐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英語語言學習者不敢違反語法規則。但在實際的翻譯過程中,是應該嚴格遵守語法的規則,還是突破這些規則的束縛,要看具體情況,學會變通才是翻譯的真諦。所以,如果上下文允許的話,把她被幹練地輔助翻譯成“她得到了很大的幫助”,把她甜美的臉得到了所有人的關註翻譯成“她看起來很甜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會不會更合適?這也為我們常用的詞性轉換方法提供了依據。
2)利用核心句和句子轉換克服句法障礙。
奈達認為壹個有經驗的譯者往往能把源語言中復雜的句型分解成目標語言中容易理解的簡單句。奈達引用了早期轉換生成語法中的表層結構和深層結構的概念,但並沒有完全照搬,而是引用了核心句的概念。例如,有壹些嚴肅的事情我想和我的學生們說,他們站在通往維修中的操場的狹窄入口處。這句話的結構很典型。英語的句法結構和漢語的表達完全不同,但只要把這個復雜的句子簡化成幾個核心句或者類似核心句的句子,就會更容易被讀者接受。
(1)有些嚴重的事情。
(2)我想和我的學生談談(壹些嚴肅的事情)。
(3)我的學生站在狹窄的入口處。
(4)入口狹窄。
(5)狹窄的入口通向正在維修的操場。
上面的長句分解成五個核心簡單句後,就成了大多數人都能接受和理解的句型。人們在核心句子中相互交流往往沒有什麽困難。奈達認為,壹個成熟的譯者在傳遞原文信息時,往往會在腦海中將壹個復雜的句子分解成簡單的核心句子。然後就到了重組句子這壹步,譯者很自然地將這些核心句子與目的語的句法特征聯系起來。
第二個缺陷
1)受眾群體不同,同樣的回應沒有標準。
讀者反應理論是奈達“功能對等”理論的核心思想,該理論認為評價壹個譯本的重要方法之壹是目標讀者在閱讀原文後對原作者所表達的信息的反應。並且與源語言的讀者相比,反應是壹致的。讀者反應理論主要針對聖經翻譯提出,旨在傳播基督教。其受眾主要來自非洲、亞洲等壹些落後地區,範圍較小。因此,期望聖經譯本的讀者有與原文讀者相同的反應是必要的,也是可以實現的。但壹般情況下,譯作的目標受眾是很大的,他們的觀念和文化背景都不壹樣,這麽大的群體對譯作的反應是不太現實的。而且,“相同”應該基於什麽樣的反應?這些都是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2)註意翻譯中的意義轉換
奈達將翻譯定義為:首先在意義上,其次在風格上,在譯語中再現源語信息的最接近的自然對等的翻譯壹致性。從這個定義可以看出,奈達認為首先要再現原文的意思,其次才是形式。壹般來說,目標讀者的頻道接受度會比原讀者低得多。如果源語言和目標語言屬於不同的語系和文化,情況尤其如此。翻譯將不同語言的信息聯系起來,用另壹種語言再現信息。由於不同語言的語法體系、文化背景和表達習慣不同,為了傳達原文的完整意義,使譯文讀者的反應與原文讀者相同,他們不得不放棄形式對等,把信息解釋清楚。對於傳達信息的文本,這種翻譯策略影響不大,但對於詩歌、歌詞等強調形式美的文體,如果不註重形式對等,就會失去原文所蘊含的意境和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