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來源如下:
以官職為姓,如司馬、上官、侯、帥、衛;2.以職業、技藝為姓,如陶姓、蒼姓、商姓;以祖先的姓名、頭銜為姓氏,如孫叔、王孫、公孫。姓氏,如齊、魯、吳、楚;以原崇拜者為姓氏,如馬、牛、羊、龍等。以居住地特征為姓氏,如東郭、西門、楊、劉、李。以數字為姓,如吳、陸、萬。
此外,壹些復姓,如孫昌、賀蘭和呼延,是從少數民族的發音翻譯過來的。宋人寫的《百家姓》中,單姓408個,復姓76個。近代出版的《中國人名詞典》收錄了4129個單姓和復姓。常見姓氏只有200個左右,最常見的單姓只有100。李、王、張、劉、陳、楊、趙、黃、周、吳、徐、孫、胡、朱、高、林、吳、郭、馬等姓氏占全國人口的壹半以上。
中國古代人的名字比現代人的名字復雜,壹般包括姓、名、字、號。孩子出生後,父親會給孩子取名。男20歲加冕,女15歲出嫁。這是壹個人的官銜。不,是有壹定名氣和文化的人。它被用來表達壹個人的想法和興趣。如陶謙和劉武;歐陽修,著名的酒鬼,晚年也被稱為61歲的俗人。陸遊,代理翁。
現代人不像古人那樣註重命名。除了少數有文字和數字的人,普通人通常只有壹個名字。大部分都是壹兩個字的名字,反映了漢族的文化和心理特征。如果有人用“富、貴、富、貴”這樣的詞,是希望變得富有;有人用“健康、養生、宋、壽”等詞,希望健康長壽;有的人用“東、解、君、財”等詞,希望發財。人們給動物起名字時,常常用“鵬、龍、虎、豹”來象征勇氣、力量和好運。植物命名時,用“松、蝗、桐、柏”象征莊重、生機;女性用“風、影、鳳、燕”、“蘭、菊、梅、杏”來表達美好、溫柔、善良的祝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