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發音為bá。
聲音和形式。字從手起,從手(bá)起,聲亦聞。“我”就是“拖上來”的意思。“手”和“手”的組合就是“用手往上拖”。原意是把物體往上拖。
現在的意思是抽,拔,連根拔起;奪取壹個軍事要塞;吸出來;選拔提升;超越,以上;把東西放在冷水裏使它們變涼;改變。
其部首為“首部”,筆畫順序為橫、豎鉤、提、橫、撇、撇/撇、按、點,有***8個圖。相關詞匯很多,拔河、引體向上、海拔、挺拔、行軍、出發、拔錨、拔節、提升、陡拉等等。
拼音是拼音節的過程,即根據普通話中音節的構成規律,將聲母、韻母快速連續拼讀,並與聲調組合成壹個音節。
漢語拼音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漢字的拉丁方案。由原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現國家語委)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在1955-1957年文字改革時研究制定。
拼音的使用:
1,用於漢字註音:從1958秋季開始,全國小學課本用漢語拼音進行漢字註音,後來中學課本、字典、詞典、普及本、識字課本用漢語拼音進行註音。
2.用於普通話教學:《漢語拼音方案》公布後,用漢語拼音編寫的普通話教材、讀物、字表、詞典、字典相繼問世,促進了普通話的普及。
3、用於字典、詞典的註音、排序、書刊索引。75卷的《中國大百科全書》是按漢語拼音排序的,文中每壹個詞條都用漢語拼音標註。
4.作為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創造和改革的同樣基礎。在中國,壯族、苗族、侗族、哈尼族、傈僳族、佤族、黎族、納西族、土族等少數民族都采用了與漢語拼音壹致的字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