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書法名言警句

書法名言警句

書法名言警句

1、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將它留傳到遙遠的後世。莎士比亞

2、人貌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蘇軾《書論》

3、壹人傳虛,百人傳實。

4、覽天地之心,推聖人之情,折疑論之中,理俗儒之諍。趙壹《非草書》

5、筆下龍蛇似有神。張懷謹

6、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壹切價值的根基德萊塞

7、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8、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壹不可以為書。劉熙栽《藝概》

9、人看從小,馬看踢蹄。

10、當信用消失的時候,肉體就沒有生命。大仲馬

11、龍無雲不行,魚無水不生。

12、打人不打臉,吃飯不奪碗。

13、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柳公權

14、誠信是壹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福科

15、誠實人說的話,像他的抵押品那樣可靠。塞萬提斯

16、誠實是壹個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東西喬臾

17、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聖道也。項穆《書法雅言》

18、且其浩浩落落之懷,壹皆寓於筆墨之際,所謂品高,韻自勝焉。張沅《石濤畫語錄》

19、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

20、壹手捉不住兩條魚,壹眼看不清兩行書。

21、丈夫壹言許人,千金不易。《資治通鑒》

22、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

23、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項穆《書法雅言》

24、筆禿千管,墨磨萬錠。蘇軾

25、滿招損,謙受益。《尚書大禹謨》

26、人無忠信,不可立於世程頤

27、人講禮義為先,樹講花果為原。

28、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張懷謹

29、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誌壹於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朱文長《續書斷》

30、信用是難得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於壹時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31、壹個不敵兩人計,三人合唱二臺戲。

32、誠信為人之本。魯迅

33、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李嗣真

34、雲鶴遊天,群鴻戲海。

35、欺人只能壹時,而誠信才是長久之策。約翰雷

36、大欺小,不公道;大幫小,呱呱叫。

37、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時時只見龍蛇走。李白

39、不認識痛苦,就不是壹條好漢。 雨 果

40、微小的知識使人驕傲,豐富的知識使人謙遜。達芬奇

41、善良這是天才者的偉大品質之壹。安格爾

42、要我們買他的誠實,這種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譽。沃夫格

43、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司馬光

44、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45、失去了誠信,就等同於敵人毀滅了自己。莎士比亞

46、或寄以騁縱橫之誌,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張懷謹

47、誠實是力量的壹種象征,它顯示著壹個人的高度自重和內心的安全感與尊嚴感艾琳卡瑟

48、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項穆《書法雅言》

49、真正的友情,是壹株成長緩慢的植物。 華盛頓

50、寫字如畫狗,越描越醜。

51、壹羽示風向,壹草示水流。

52、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並不朽於千古。朱和羹《臨池心解》

53、瓜無滾圓,人無十全。

54、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妳永久的伴侶。富蘭克林

55、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郁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陳繹曾《翰林要訣》

56、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筆勢》

57、內不欺已,外不欺人弘壹大師

58、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 雨 果

59、壹手難遮兩耳風,壹腳難登兩船。

60、十月懷胎,壹朝分娩。

61、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松年《頤園畫論》

62、患難困苦,是磨煉人格之最高學校。 梁啟超

63、如果習慣於說空話,最可敬的人也會失掉尊嚴。格言

64、不須犯壹口說,不須著壹意念,只憑真真誠誠行將去,久則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呂坤

65、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壹種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66、出門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67、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誌,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68、揮毫落筆如雲煙。杜甫

69、真話說壹半常是彌天大謊。富蘭克林

70、偉大人格的素質,重要的是壹個誠字。魯迅

71、未晚先投宿,雞鳴早看天。

72、壹筆畫不成龍,壹鍬挖不出井。

73、見人不施禮,枉跑四十裏;見人施壹禮,少走十裏地。

74、書肇於自然。蔡邕

7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76、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於心手。張彥遠《法書要錄》

77、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誌氣不和,字則顛仆。虞世南《筆髓論》

78、小的不哄,老的不欺。

79、壹分價錢壹分貨,十分價錢買不錯。

80、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81、單獨壹個人可能滅亡的地方,兩個人在壹起可能得救。 巴爾紮克

82、走正直誠實的生活道路,定會有壹個問心無愧的歸宿。高爾基

83、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劉熙載《藝概》

84、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米芾

85、人在智慧上應當是明豁的,道德上應該是清白的,身體上應該是清潔的。契訶夫

86、字無百日功。

87、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的人,就是凡夫俗子。 拉法特

88、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89、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劉熙載《藝概》

90、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

91、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墨子》

92、壹樣事,百樣做。

93、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張彥遠

94、書法不過壹技耳,然立品是第壹關頭。品高者,壹點壹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臨池心解》

95、小心不怕多,有禮不在遲。

96、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袁昂

97、不怕衣服有補釘,只怕心靈有汙點。

98、對眾人壹視同仁,對少數人推心置腹,對任何人不要虧負。 莎士比亞

99、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誌。孫過庭《書譜》

100、字不可重筆,話不可亂傳。

101、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102、禍莫大於無信傅玄

103、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張懷謹

104、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05、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誌也。劉熙載《藝概》

106、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107、自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宋楊時《河南程氏粹言論學篇》

108、讓禮壹寸,得禮壹尺。

109、真誠是壹種心靈的開放。拉羅什富科

110、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韓渥

111、叫人不蝕本,舌頭打個滾。

112、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於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劉熙載《藝概》

113、最困難之時,就是離成功不遠之日。 拿破侖

114、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老子

115、自己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過得更美好。雷鋒

116、夫人靈於萬物,心主於百海故心之所發,蘊之為道德,顯之為經綸,樹之為勛猷,立之為節操,宣之為文章,運之為字跡。項穆《書法雅言》

117、婉若銀鉤,源若驚鸞。索靖

118、道德確實不是指導人們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條,而是指導人們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學說。康德,德國哲學家

119、壹點成壹字之規,壹字乃終篇之準。孫過庭

120、十個錢要花,壹個錢要剩

121、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孟子

122、打怕的人是假的,敬怕的人是真的。

123、在各種孤獨中間,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獨。 巴爾紮克

124、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程頤

125、夫書者,英傑之餘事,文章之急務也。雖其為道,賢不肖皆可學,然賢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豈以不肖者能之而賢者遽棄之不事哉!朱文長《續書斷》

126、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

127、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張懷聲

128、龍眼識珠,鳳眼識寶,牛眼識草。

129、古人論書雲:壹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於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於身。德而熟之於身,書之於手,如是而為書焉。《書法三味》

130、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131、壹口吃不成胖子,壹步跨不到天邊。

精選閱讀

書法名句

書法名句

1、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壹不可以為書。劉熙栽《藝概》

2、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西漢學者揚雄

3、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於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劉熙載《藝概》

4、何處壹屏風,分明懷素蹤。雖多塵色染,猶見墨痕濃。怪石奔秋澗,寒藤掛古松。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唐代詩人韓偓《草書屏風》

5、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誌。孫過庭《書譜》

6、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柳公權

7、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袁昂

8、詞源倒流三峽水,筆陣獨掃千人軍。唐代詩人杜甫《醉歌行》

9、老夫之書,本無法也。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黃庭堅《山谷文集》

10、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張彥遠

11、心正則筆正。北宋文學家蘇軾《書唐氏六家書後》

12、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誌,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13、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倉頡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稱書,遺跡石鼓。唐代書法家張懷瓘《書斷》

14、筆下龍蛇似有神。張懷謹

15、或寄以騁縱橫之誌,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張懷謹

16、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韓渥

17、壹點失所,若美女之眇壹目;壹畫失所,如壯士之折壹肱。元末明初文史學家陶宗儀《書史會要書法》

18、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張懷謹

19、書之要,統於骨氣二字。清代文學家劉熙載《藝概書概》

20、揮毫落筆如雲煙。杜甫

21、隨人作計終後人,自成壹家始逼真。北宋詩人、詞人、書法家黃庭堅《以右軍書數種贈丘十四》

22、或重若崩雲,或輕如蟬翼;導之則泉註,頓之則山安;纖纖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猶眾星之列河漢。唐代書法家孫過庭《書譜》

23、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項穆《書法雅言》

24、且其浩浩落落之懷,壹皆寓於筆墨之際,所謂品高,韻自勝焉。張沅《石濤畫語錄》

25、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26、行於簡易閑淡之中,而有深遠無窮之味。範溫

27、時時只見龍蛇走。唐代詩人李白

28、龍跳天門,虎臥鳳閣。南朝梁皇帝蕭衍

29、飄如遊雲,矯若驚龍。南朝宋文學家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

30、疾風吹勁草,烈火煉真金;不經寒霜苦,安能香襲人。鋒自磨礪出,玉乃雕琢成;人而不苦練,焉能藝精深。李鐸

31、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北宋書法家,畫家米芾《海嶽名言》

32、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李嗣真

33、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張懷聲

34、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張懷謹

35、夫書者,英傑之餘事,文章之急務也。雖其為道,賢不肖皆可學,然賢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豈以不肖者能之而賢者遽棄之不事哉!朱文長《續書斷》

36、翰墨之美,多以身後騰聲。唐代書法家張懷瓘

37、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劉熙載《藝概》

38、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劉熙載《藝概》

39、多力豐筋者聖,無力無筋者病。晉代女書法家衛夫人《筆陣圖》

40、學書當自成壹家之體。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學書自成家說》

41、婉若銀鉤,源若驚鸞。索靖

42、怒猊抉五,渴驥奔泉。北宋文學家,史學家歐陽修《新唐書徐浩傳》

43、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郁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陳繹曾《翰林要訣》

44、覽天地之心,推聖人之情,折疑論之中,理俗儒之諍。趙壹《非草書》

45、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於心手。張彥遠《法書要錄》

46、脫帽露頂王公前,揮毫落紙如雲煙。唐代詩人杜甫《飲中八仙歌》

47、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48、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唐代書法家張懷瓘

49、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米芾

50、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項穆《書法雅言》

51、意在筆前,然後作字。東晉書法家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

52、書肇於自然。蔡邕

53、筆禿千管,墨磨萬錠。蘇軾

54、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55、時時只見龍蛇走。李白

56、字勢雄逸,如龍跳天門,虎臥鳳闕。南朝梁皇帝蕭衍《古今書人優劣評》

5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並不朽於千古。朱和羹《臨池心解》

58、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誌也。劉熙載《藝概》

59、字無百日功。

60、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壹種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61、書中有畫,畫中亦有書。清代學者方玉潤《星烈日記匯要遊藝》

62、點曳之工,裁成之妙,煙霏露結,狀若斷面還連,鳳翥龍蟠,勢如斜而反正。唐朝第二位皇帝李世民《王羲之傳論》

63、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唐代書法家張懷瓘《書議》

64、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筆勢》

65、婉若銀鉤,漂若驚鸞。西晉書法家索靖

66、寫字如畫狗,越描越醜。

67、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松年《頤園畫論》

68、壹點成壹字之規,壹字乃終篇之準。唐代書法家孫過庭

69、字怕練,馬怕騎。

70、字不可重筆,話不可亂傳。

71、行行若縈春蚓,字字如綰秋蛇。唐朝開國宰相房玄齡《晉書王羲之傳》

72、雲鶴遊天,群鴻戲海。南朝梁皇帝蕭衍

73、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誌氣不和,字則顛仆。虞世南《筆髓論》

74、壹點成壹字之規,壹字乃終篇之準。孫過庭

75、夫人靈於萬物,心主於百骸。故心之所發,蘊之為道德,顯之為經綸,樹之為勛猷,立之為節操,宣之為文章,運之為字跡。項穆《書法雅言》

76、點畫皆有筋骨,字體自然雄媚。唐代書法家顏真卿《述張長史筆法十二意》

77、龍威虎振,劍拔弩張。南朝梁書畫家袁昂《古今書評》

78、怒蹄蹴踏蒼山頹,岧嶤臃腫難為狀。清代文人嚴允肇《洗象行》

79、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

80、書法不過壹技耳,然立品是第壹關頭。品高者,壹點壹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臨池心解》

81、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聖道也。項穆《書法雅言》

82、若平直相似,狀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後平齊,便不是書法,但得其點畫耳。東晉書法家王羲之《題衛夫人筆陣圖》

83、夫馬,筋多肉少為上,肉多筋少為下;書亦如之,皆欲骨內相稱,神貌洽然。唐代書法家張懷瓘《六體書論》

84、人貌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蘇軾《書論》

85、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後世貴重。松年《頤園論畫》

86、古人論書雲:壹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於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於身。德而熟之於身,書之於手,如是而為書焉。《書法三味》

87、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誌壹於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朱文長《續書斷》

88、拳要打,字要練。

89、雲鶴遊天,群鴻戲海。

書法名人名言

書法名人名言

1、高韻深情,堅質浩氣,缺壹不可以為書。劉熙栽《藝概》

2、人貌有好醜,而君子小人之態,不可掩也,言有辯訥,而君子小人之氣,不可欺也。書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亂也。蘇軾《書論》

3、喜即氣和而字舒,怒則氣粗而字險,哀即氣郁而字斂,樂則字平而字麗。情有重輕,則字之斂舒險麗,亦有深淺,變化無窮。陳繹曾《翰林要訣》

4、故書也者,心學也;寫字者,寫誌也。劉熙載《藝概》

5、字要骨格,肉須裹筋,筋須藏肉,帖乃秀潤生。米芾

6、立品之人,筆墨外自有壹種正大光明之概。王妤

7、筆下龍蛇似有神。張懷謹

8、或寄以騁縱橫之誌,或托以散郁結之懷。雖至貴不能抑其高,雖妙算不能量其力。張懷謹

9、字不可重筆,話不可亂傳。

10、學書則知識學可以致遠。張彥遠

11、且其浩浩落落之懷,壹皆寓於筆墨之際,所謂品高,韻自勝焉。張沅《石濤畫語錄》

12、凡人各殊氣血,異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書之好醜,在於心手。張彥遠《法書要錄》

13、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於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劉熙載《藝概》

14、夫人靈於萬物,心主於百海故心之所發,蘊之為道德,顯之為經綸,樹之為勛猷,立之為節操,宣之為文章,運之為字跡。項穆《書法雅言》

15、無聲之音,無形之相。張懷謹

16、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李嗣真

17、夫書稟乎人性,疾者不可使之令徐:徐者不可使之令疾。蔡邕《石室神授筆勢》

18、言,心聲也;書,心畫也。聲、畫形,君子小人見矣。聲畫者,君子小人之所以動情乎。揚雄《法言》

19、古人論書雲:壹須人品高,二須師法古,是書之法,學者習之,故當熟之於手,必先修諸德以熟之於身。德而熟之於身,書之於手,如是而為書焉。《書法三味》

20、學術經論,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動悉邪。柳公權曰:心正則筆正。項穆《書法雅言》

21、雲鶴遊天,群鴻戲海。

22、字無百日功。

23、筆禿千管,墨磨萬錠。蘇軾

24、欲書之時,當收視反聽,絕慮凝神,心正氣和,則契於妙。心神不正,書則欹斜;誌氣不和,字則顛仆。虞世南《筆髓論》

25、手與神運,藝從心得。其誌壹於書,軒冕不能移,貧賤不能屈,浩然自得,以終其身。朱文長《續書斷》

26、正書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閑聖道也。項穆《書法雅言》

27、筆性墨情,皆以其人之性情為本。是則理性情者,書之首務也。劉熙載《藝概》

28、龍跳天門,虎臥鳳閣。

29、覽天地之心,推聖人之情,折疑論之中,理俗儒之諍。趙壹《非草書》

30、夫書者,英傑之餘事,文章之急務也。雖其為道,賢不肖皆可學,然賢能之常多,不肖者能之常少也,豈以不肖者能之而賢者遽棄之不事哉!朱文長《續書斷》

31、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誌。孫過庭《書譜》

32、書畫清高,首重人品,品節既優,不但人人重其筆墨,更欽仰其人。松年《頤園畫論》

33、拳要打,字要練。

34、揮毫落筆如雲煙。杜甫

35、字怕練,馬怕騎。

36、書法不過壹技耳,然立品是第壹關頭。品高者,壹點壹畫,自有清剛雅正之氣;品下者,雖激昂頓挫,儼然可觀,而縱橫剛暴,未免流露楮外。朱和羹《臨池心解》

37、玄妙之意,出於物類之表;幽深之理,伏於杳冥之間;豈常情之所能言,世智之所能測。張懷謹

38、學書者有兩觀:曰觀物,曰觀我。觀物以類情,觀我以通德。劉熙載《藝概》

39、凡善書畫者,未有不品學兼長,居官更講政績聲名,所以後世貴重。松年《頤園論畫》

40、龍威虎振,劍拔弩張。袁昂

41、書肇於自然。蔡邕

42、寫字如畫狗,越描越醜。

43、引筆奮力,若鴻鵠高飛,邈邈翩翩。

44、飄若浮雲,矯若驚龍。

45、時時只見龍蛇走。李白

46、若教臨水畔,字字恐成龍。韓渥

47、故以道德、事功、文章、風節著者,代不乏人。論世者,慕其人,益重其書,書人遂並不朽於千古。朱和羹《臨池心解》

48、壹點成壹字之規,壹字乃終篇之準。孫過庭

49、人品既殊,性情各異,筆勢所運,邪正自形。項穆《書法雅言》

50、婉若銀鉤,源若驚鸞。索靖

51、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筆正乃可法矣。柳公權

52、體象卓然,殊今異古。落落珠玉,飄飄纓組。張懷聲

53、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誌,總之曰如其人而已。

名句作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書法名言警句》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如果還想獲取更多名句內容可以點擊 心靈傷感名言警句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