傴僂的意思是腰背彎曲。出自《淮南子·精神訓》:子求行年五十有四,而病傴僂。
《醉翁亭記》中: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僂"音義質疑:
人教版高中《語文》第二冊(2003年12月第1版)第24課,柳宗元寓言傳記《種樹郭橐駝傳》,其註釋③"[僂(lǘ)(陽平音,筆者註)]脊背彎曲,即傴僂病。"筆者認為有兩處欠妥。
壹是註音。筆者查閱了多種版本古、現代漢語辭書,都未發現"僂"的陽平音,只有lǚ(上聲)和lóu兩音。《辭源》(合訂本,商務印書館,1988年7月第1版)138頁:"僂lǚ力主切,上"。同冊教材附錄《普通話異讀詞審音表》中所列十分明確,見163頁。
在人教版高中《語文~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中,2006年十壹月版。《種樹郭橐駝傳》中僂的讀音為lǚ,意脊背彎曲,課文中即傴僂病。
《辭源》138頁和《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商務印書館,1979年9月第1版,下稱《古漢》)164頁,對""釋義壹致,主要有三項:①"屈";②駝背;③很快。《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02年5月修訂第3版,下稱《現漢》)828頁,對"僂"釋義有二:壹為"彎曲(指身體)",組詞"傴(yǔ)僂";二為"〈書〉迅速;立即"。且標明有另外讀音"另見819頁ló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