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佛門六種供養中"塗"的含義

佛門六種供養中"塗"的含義

塗香 《 佛學大詞典 》

梵語vilepana。又作塗身香、塗妙香。以香塗身,以消除臭氣或惱熱。印度自古暑熱甚烈,人體易生臭氣,其地風俗遂以旃檀等香搗成粉末,和水調之,用塗其身。然於佛制中,規定比丘及沙彌等,不得塗香或戴著香花鬘。諸經亦謂,出家之人應以戒及禪定凈除其心之垢,以替代世俗人所用之塗香。但若以塗香供養諸佛、菩薩,則能獲甚大功德,故密教中以之與閼伽、華鬘、燒香、飲食、燈明等並稱六種供養;然須依各部(佛部、蓮華部、金剛部)之別而供以不同之塗香。供養時,應結塗香印,口誦真言,而以各符其類之塗香供養之。〔毗尼母經卷五、金剛頂經瑜伽修習毗盧遮那三摩地法、蘇悉地羯啰經卷上塗香藥品、大智度論卷九十三〕(參閱‘香’4005)

塗香——代表持戒,本來在古印度用來消除身體異味的香料末。

塗香有清涼芬芳之德,在密教可譬持戒無缺,即“戒香熏習”。行者戒德具備,五分法身才能圓滿。所謂五分法身即“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塗香塗自體,因為行者本來具有佛性,勤修六度萬行自然成就佛果;塗香供養諸佛菩薩,行者得佛菩薩慈悲加被。修行人“以戒為師”,戒律的全息意義則使我們的人格、佛格更趨完善。操行戒德具備的上師也值得四眾信賴,近代律宗大德弘壹法師就是很好的典範;戒律的另壹意義是延續佛法的唯壹保障。

全文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