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 因為是技巧與情性在瞬間的完美凝結,故於技法之外,尤其需要才情。下面我帶給大家的是兩個字草書 書法字體 ,希望妳們喜歡。
兩個字草書書法字體欣賞
兩個字草書書法字體1
兩個字草書書法字體2
兩個字草書書法字體3
兩個字草書書法字體4
兩個字草書書法字體5
章草書法的魅力
從草書發展史講,章草大體上形成於西漢宣、元之間,興盛於東漢、三國及西晉。其經典之作,為西漢黃門令史遊書寫的《急就章》。當時,它既是壹種小學?識字?,也是壹種章草標準字體。到了東晉以後,作為今文字的新體草書,以及行書、楷書走向全面成熟,隸書及章草也隨之而被取代了。當時為區分新舊草書,人們將新體稱為?今草?,鑒於舊體草書法度嚴謹,有章可循,就稱之為?章草?。
近幾年,筆者通過對章草的研習,特別是《急就章》的臨摹探究,對章草這壹古今文字過渡期書體有了新的理解和認識。它守隸開草,追篆融楷,納眾美於壹身,形成了自身的獨特的藝術魅力。
形扁字獨,波磔突出的隸之美,章草是隸書的草寫。知道隸書是由篆書脫變而來,隸變是以?簡省筆劃、劃圓為方、劃轉為折?為其特征的。在隸變過程中,形體由長而方,又由方而略扁。章草繼承了隸書的形體扁平、字字獨立的特點。同時,在筆畫上章草又強化了波磔,突出了隸書最顯著的特點?蠶頭雁尾?。
所謂蠶頭雁尾,是對隸書主筆(帶捺腳的橫畫)最形象化的比喻。起筆時,入筆藏鋒逆轉,造成壹種蠶頭之形,腰部稍細;收筆時,頓筆下按,向右上方翹起,形如雁尾。其筆畫上平下曲,最具有隸書的特征,也是寫好隸書的關鍵壹筆。
所謂波磔,實際上就是指後來楷書中的撇和捺。在永字八法中,?捺?也稱作?磔?。之所以稱為磔,是說其書寫要有?壹波三折?之勢,運筆要鋪毫緩進,出鋒處收緊且要沈著含蓄。?波?,是指其左行筆畫,要勢如曲波,八法中稱?撇?。波磔美,體現在其左右開張,筆勢飛動,猶如鳥之雙翼,姿態優美,是隸書美重要的表現形式。
章草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隸法隸意。諸如,從用筆看,?藏鋒逆入?,運筆的?遲送澀進?。從筆畫的變化上看,要?雁不雙飛、蠶不二設?等等。從結體上看,由於草化增速需要而須改變行筆順序或部件移位,但大體上還是保留著隸書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等結體方式。從筆畫連結形態上看,章草常常會有壹筆環轉後作?雁尾?狀的現象,如?決?變?殺?遊?臯?辨?。如果說前三字還是?捺?使之必然,而後三字就是?橫?保留了?雁尾?使其所然了。在這裏,前者是波磔有機結合,後者是橫豎有機結合,但最終仍不舍棄磔尾。
統觀歷代章草名貼,大都是堅守了隸書的主要特點,滲透著隸法隸意,彰顯出章草之中的獨特的隸之美。
旁融博采,形端體俊的楷之美,漢隸在草化過程中,也漸啟楷化之路。前者揚棄漢隸之規矩,誌在追求書寫速度;後者則緊挽漢隸之特點,進壹步追求形體端莊的嚴整之美。其間在?雙化?過程中,草楷相交相融,又產生了行書。
楷化也就是將張揚的隸之波磔削減逐步變為楷之撇捺,並有了側(點)、啄(短撇)、趯(直鉤)等楷書筆畫,同時隸書?似八字勢?(漢隸?八分?之稱緣於此)的字型得以改觀,結體上也更趨端嚴方整俊美。到了漢末、三國時期,楷書已開始定型,鐘繇即為其奠基者。後王羲之進壹步發展,日趨成熟。
在《急就章》中,發現了?人?水?火?反?九?、?口?等較完美的楷體字,看到的行書體字就更多了。當然,從總體上看這些仍為《急就章》總數的少數。但是若從偏旁部首來看,行楷書的形象就時有所見了,諸如單雙立人、提手旁、木字旁、三點水、王字旁等不少都是行楷書的典型寫法。另外有的字,除了壹兩筆有章草的特點之外,簡直就是正統的楷體字,如?法?均?先?廷?,這些足以說明了規範化的章草對楷書某些筆畫寫法、組字結構等方面的借鑒。
試觀《急就章》,它形獨體正,端方秀美,且使轉簡率,不枝不蔓,並點畫清正,省便有據,實乃草體楷寫之範式。唐張懷瓘曾將皇象書列為?神品?,並評論其章草?相眾而形壹,萬字皆同?,已?造其極?。這裏的?萬字皆同?並非貶義,實指是體勢連貫,端莊俊美,是壹種書法藝術的極高境界。
古樸莊穆,靜中寓動的意象之美,章草以漢隸為根基,突出隸之波磔,上追篆之圓轉,旁借楷之法式,開創草之流便,這樣它就以嶄新的面目展現於世人。它兼收並蓄,將波磔美,曲線美,端莊美,流動美,融會貫通為壹體,形成了章草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
章草藝術的魅力體現在矛盾的和諧統壹之中。隸書之波磔,筆畫左右開張,有飛動之勢;篆書之弧環,線條圓柔挺勁,有內裹之姿;草之連屬,筆勢流動繚繞,有連綿之意;楷之法式,結構方正端秀,有整肅之規。章草之美正是在這種?違而不犯,和而不同?局面下體現出來的。
古代的經典書論著作對章草形態意象,多有品評。如?獸企鳥峙,誌在飛移;狡免暴駭,將奔末馳?(衛恒《四體書勢》)、?似龍蠖蟄啟,伸盤復行?(竇臯《述書賦》)。
在這裏?峙?為躊躇,欲行而不行貌,?企?為踮著足根站貌,均靜中有動,但最終還是靜。?暴駭?是動,?末馳?是靜,?將奔?(不行、站)是以靜制動意態意象的定格。這充分體現了章草結體中筆畫沈穩舒展,動靜結合的審美意趣。
?蟄啟?為龍蠖冬伏蘇醒,?伸盤復行?為伸展(動)盤踞(靜)連續不斷往前走(復行),這也是?誌在飛移?的必然結果。這就是對靜中寓動,動中有靜,動靜交叉,復行成篇(章法)體勢意態,極為形象而美妙的展現。
在章草中,簡約的筆畫為其在字內的流動拓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它追古開今,納隸涵篆,方圓兼用,草化楷寫;它筆畫雖有牽連,但使轉自有法度,在筆畫連屬運行中,橫、捺、點間作波磔,重按緩出,時時調節著筆墨的節奏速度;它字字獨立,如星如珠,行筆疾速中蘊含遲澀,時斷時續,時快時慢,氣息連綿不斷。整個篇章自有壹種古樸莊穆、沈著痛快、縱橫自然氣象,同時壹曲美妙的古典音樂也縈繞於耳邊。這就是從章草研習和欣賞中,看到的其中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