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
教學目標:
壹、了解作品的雙線敘事線索的結構藝術。
二、分析楊誌和晁蓋、吳用等人的形象特點,掌握設置矛盾沖突刻畫人物的方法。
三、學習本文環境描寫的藝術手法。
教學時間:2課時
第壹課時
壹、導入:
1、《水滸傳》是施耐庵所著的壹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題材的長篇白話小說,它是中國白話文學的壹座裏程碑。它塑造的人物用金聖嘆的話說“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氣質,人有其形狀,人有其聲口”。今天我們就以說讀的形式來領略它的魅力。
2、作者介紹、作品《水滸傳》介紹(P190)
二、整體感知,把握課文的主要矛盾沖突,理清情節結構線索。
1、復述選文情節:
(1)快速瀏覽課文,大體把握故事內容。(2)小組內復述(壹人主講,其他人補充)
2、學生速讀課文,把握主要人物、主要情節
主要人物:楊誌、老督管、虞侯、軍健
晁蓋、吳用、白勝、公孫勝、劉唐、阮氏三兄弟
主要情節:楊誌押送生辰綱,晁蓋、吳用等人設計奪取生辰綱。
明確:雙線結構:楊誌押送金銀擔----明線
吳用智取生辰綱----暗線
3、故事情節分析(分兩部分)
(1)主要寫楊誌與老都管、虞侯及眾軍士的矛盾,為以後生辰綱的被劫埋下伏筆。
(2)全文的*,主要寫楊誌與晁蓋等人的鬥誌鬥勇。
4、課文中有哪些矛盾沖突?
明確:楊誌押送與晁、吳等人奪取的矛盾沖突----主要矛盾沖突
楊誌與軍健、虞侯、老督管之間的內部矛盾沖突----次要矛盾沖突
三、作業:
1、被麻翻的楊誌醒來後會有什麽反應呢?請同學們以“壹個時辰後,楊誌醒來”為開頭,為這個故事寫壹個結尾。(註意把握楊誌的性格特點)300字左右。
第二課時
壹、新課導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國》,勇不勇看《水滸》。”意思是說:三國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麽水滸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的計謀同樣讓人拍案叫絕。不信,我們就來學習《智取生辰綱》,領略壹下梁山好漢的計謀。
二、了解楊誌故事及《智取》在《水滸傳》中的地位。
課前瀏覽《水滸傳》第12回至第17回,了解楊誌事跡和楊誌性格。
1、楊誌事跡(學生概述):①原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綱丟官;②淪落東京,因盤纏使盡賣祖傳寶刀,無奈殺潑皮牛二,流配東京大名府充軍;(以上第12回)③大名府留守梁世傑恩赦楊誌,安排比武,楊誌鬥武出色,被梁中書提拔做管軍提轄使;(第13回)④受梁中書重托,押運生辰綱,在黃泥岡失陷;(第16回)⑤走投無路,落草二龍山寶珠寺。(第17回)
2、楊誌性格(教師歸納):"失意、得誌、幻滅"(茅盾語)是楊誌性格發展的三部曲。失陷生辰綱是楊誌命運的轉折點。楊誌最終走上了反抗官府的道路。
3、《智取》是以晁蓋、吳用為核心的好漢群體第壹次向貪官"出手",與"官家"沖突,是大規模農民起義的前奏。
三、探究閱讀:楊誌押送生辰綱是以失敗告終的,請問:他失敗的原因是什麽?
1、第壹層次探究;結合課文中描寫楊誌言行的語句,聯系妳所知道的楊誌的其它故事,試著從楊誌本人身上找答案。
請結合文章中關於描寫楊誌言行的語句以及他的人生經歷,以“楊誌失生辰綱之我見”為內容說話。
示例:楊誌是壹個老練、精明、謹慎的人。接受任務後,為了預防“強人”,將眾軍偽裝成客商;行路時間、路線選擇;不許軍健在黃泥岡歇息等這些內容都可看出。
楊誌又是壹個蠻橫粗暴的人。他不顧天氣酷熱,山路難行和擔子沈重,*禁軍趕路,不許歇息,不許喝酒,壹意孤行,動輒打罵。與老都管、虞侯也不能很好溝通,成為對立面。
概括楊誌的性格特征:精明、能幹、蠻橫、剛愎自用、自私、官迷(不必苛求詞語相同,能夠概括楊誌的性格即可。)
2、第二層次探究:文題為“智取生辰綱”,吳用、晁蓋等人想了哪些計謀最終取得生辰綱?試著從他們身上找找楊誌失敗的原因。
請結合七星聚義的大致內容以及文章的第二部分,說說晁蓋等人“智”在何處?
(1)智用天時:楊誌押送生辰綱正趕上酷熱的季節,“此時正是五月半天氣,過了十四五日後天氣未及晌午,壹輪紅日當天,沒半點雲彩,其實十分大熱。眾軍看那天時,四下裏無半點雲彩,其實那熱不可當。”在短短幾行文字中便出現兩次熱,天氣的特征已得到極其鮮明的表現,所以軍漢們壹見到迎面的土岡子,便都去松樹下睡倒了。暑熱加上壹路疲憊,使楊誌的隨從幾乎無還擊之力。(補充環境描寫的作用:渲染酷熱的氣氛;烘托人物煩躁不安的心情;推動情節的發展。)
而晁蓋、吳用等人早已等候在此,以逸代勞,可以說已掌握了智取的首要有利因素。
(2)智用地利:晁蓋等人選擇了山岡和樹林作為劫取生辰綱的地點,自然有其中原因。黃泥岡可以作為掩護,松林既可引誘急欲避暑歇息的楊誌壹行人進入,又可模糊敵人的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內的真切情況。這前兩智充分說明晃蓋等人做到了知已知彼,且深入調查研究了楊誌壹行人的行進時間、速度和路線。他們斷定在近正午時分,楊誌壹行人將抵達黃泥岡,而且軍漢們急於歇息。晁蓋等人為楊誌壹行已畫好了他們情願也好不情願也罷都將進入的埋伏圈。
(3)智用矛盾:同樣通過仔細的觀察和分析,晁蓋等人發現了楊誌壹行人內部的矛盾並且利用了這壹矛盾。矛盾使內部*,給了晁蓋等人可乘之機。此智更說明晁蓋等人運用前兩智的高明得當。
(4)智用計謀:前面所有智的最終實現靠的就是“半瓢酒”。在雙方眾目睽睽之下,晁蓋等人喝的是美酒,而楊誌等人喝的是藥酒。劉唐與白勝表演天衣無縫,不能不說是吳用的計謀用到了家。楊誌等人在“倒也”聲中眼睜睜地看著生辰綱被劫而去就是動彈不得。
3、第三層次探究:妳還能運用妳所掌握的歷史知識,聯系當時的時代背景,談談楊誌失敗的原因嗎?
四、把改寫的課文與原文對比,體會文章精巧的構思、結尾的好處。
改寫內容的要求:①以晁蓋壹行"智取"為主線,將末段補敘內容插入敘述之中。②在規定時(六月初四)空(黃泥岡)範圍內敘述故事。(投影示例)
六月初四,未及晌午,紅日當天,十分大熱。晁蓋吳用壹行七人潛伏在黃泥岡松林裏歇涼。"來也!來也!"眼尖的,早見十五人沿著壹條僻路,慢慢走上岡來。內中壹個,頭戴涼笠,*上老大壹搭青記,手持藤條揮舞。眾人知道,此人便是江湖上人稱"青面獸"的楊誌。(開端)
十五人上得岡來。晁蓋壹行隱身松林,聽得松林那邊壹場爭說:原來楊誌不準在岡上停留,眾軍士公然抗命。爭得不可開交之際,吳用吩咐壹人去林邊舒頭棵腦價望,卻故意讓楊誌瞧見。楊誌果然拿了樸刀,趕入松林。七人指著地上排開的七輛江州車兒,稱是濠州販棗商客。楊誌去疑,同意眾軍士在岡上暫息。(發展)
這時,白勝挑著壹擔酒,唱著山歌走向高岡。天熱難當,眾軍士要買酒止渴。見楊誌制止軍士買酒,晁蓋壹行掏出五貫錢,頃刻喝光壹桶。劉唐從另壹桶兜了壹瓢,拿上便吃。白勝趕上制止,追入松林。吳用趁機去松林裏取藥抖在瓢中,便去桶中兜酒。卻被回頭的白勝劈手奪過,傾在桶裏--此時,*已當著楊誌之面不知不覺下於酒中。楊誌見剩下壹桶酒已被吃過,料酒中無藥,同意眾軍士買酒。楊誌自也吃了半瓢。(*)
白勝挑著空桶唱著山歌下岡。晁蓋、夾用壹行指著楊誌等十五人喊道:"倒也!倒也!"只見十五人壹個個頭重腳輕,軟倒在地,動彈不得。晁蓋壹行推出江州車兒,將十壹擔金銀珠寶裝上車子,叫聲"聒噪",揚長而去。(結局)
(懸念:讀完最後壹段補敘文字,吳用妙計始*大白。以楊誌失陷生辰綱為主線敘寫,令讀者在閱讀緊張曲折的情節時,始終留有不解之謎。最後懸念解除,出乎意料之外,又本乎情理之中。結尾補充交待八位好漢的姓名、用藥過程,突出吳用等人的足智多謀,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同時點名了題目。)
五、拓展延伸
被麻翻的楊誌醒來後會有什麽反應呢?請同學們以“壹個時辰後,楊誌醒來”為開頭,為這個故事寫壹個結尾。(註意把握楊誌的性格特點)
六、作業
--備課資料--
1.官制執掌
中書--宋代的內閣侍讀。清梁章鉅(稱謂錄內閣各官古稱):"宋稱內閣侍讀為中書檢正。"
提轄--宋代州郡多設置提轄,或由守臣兼任,專管統轄軍隊,訓練教閱,督捕盜賊。《宋史職官誌七》:"崇寧中,復制提舉兵馬、提轄甲兵,皆守臣兼之。掌按練軍旅,督捕盜賊,以清境內。"
都管--總管,管家。《水滸傳》六十壹回:"那壹個為頭管家私的主管,姓李名固……教他管顧家間事務。五年之內,直擡舉他做了都管。"
虞候--唐代後期有都虞候,為軍中執法的長官,五代時都虞候為侍衛親軍的高級軍官。宋代沿置,殿前司、侍衛親軍馬軍司、步軍司均置都虞候,位次於都指揮使和副都指揮使。此外又有將虞候、院虞候等低級武職。
〈〈漢語大詞典》縮印本第256、3698、6187、5084頁)
篇二教學目的:
1、簡介作者及《水滸傳》。
2、理清課文思路,明確線索及人物關系。
3、具體分析“智押”及“智取”。
教學設計:
壹、復習舊知:
聽寫15、16課詞語(部分詞語要註音,其中“味同嚼蠟、狂妄自大、因小失大、開卷有益”要求學生造句)。
二、新課導入:
常言道:“智不智看《三國》,勇不勇看《水滸》。”意思是說:三國多智士,梁山多勇夫,那麽水滸英雄是不是都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人呢?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的計謀同樣讓人拍案叫絕。不信,我們就來學習《智取生辰綱》,領略壹下梁山好漢的計謀。
三、介紹作者、作品及相關背景
1、本文是選自《水滸》71回本第16回。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
◆展示課件(壹)(71回本封面)
2、《水滸傳》是我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之壹,許多劇情是婦孺皆知的。大家已經看過原著的影視作品了。那麽有哪位同學說說楊誌的出身及“押運生辰綱”前的主要遭遇?
(楊誌出身名門,是楊家將的後代,武舉出身,官至制使。後押運花石綱,在黃河遭風浪而丟官,窮困賣刀時殺了潑皮牛二而被充軍。壹心想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的楊誌當然不甘心,後來得到大名府梁中書的賞識並受重用,派他押運生辰綱。)
◆展示多媒體課件(與楊誌有關的影視畫面)
(二)楊誌失陷花石綱
(三)楊誌殺牛二被充軍
(四)楊誌比武受重用
(五)楊誌押運生辰綱
四、整體感知課文,分析小說情節:
1、生辰綱是什麽東西?
(為太師蔡京祝壽而進獻的大批財物,這些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錢,是被搜刮來的不義之財。)
2、生辰綱是誰取的?又是從誰的手裏取走的?用怎樣的方式取走的?
(晁蓋、吳用等八條好漢;楊誌;智取。)
3、小說以“生辰綱”的爭奪為中心事件,采用了雙線結構,明線是什麽?暗線是什麽?
(◆展示課件六:
明線--楊誌押運生辰綱;暗線--晁吳智取生辰綱)
4、請大家跳讀課文,篩選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動為歸納點,分別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出明、暗兩條線索的故事情節。
◆展示課件七(情節與線索):
花開兩朵,各表壹枝:
壹枝是楊誌押送生辰綱,這是明線:上路--中計--失綱
壹枝是好漢智取生辰綱,這是暗線:定計--施計--劫綱
5、明、暗雙線在什麽時間、什麽地點交接在壹起?
(六月初四正午;黃泥岡松樹林)
五、抓住課文重點,分析文中之“智”:
1、晁、吳之“智”
(1)六月初四正午,在黃泥岡的松樹林中,押綱的楊誌和劫綱的晁蓋等人碰上了,他們是不是偶然的不期而遇呢?
(不是,是吳用精心安排設下圈套,等楊誌來鉆)
(2)為什麽吳用安排這樣的時間和地點來取生辰綱呢?
①時間:六月初四正午,天氣有何特征?
(十分炎熱,熱不可當,為松樹林休息和白勝賣酒作好準備,從中可以看出,這個時間是吳用精心挑選的,可說是智用天時;
②地點:為什麽選黃泥岡、松樹林為劫綱的地點?
(山岡可用來掩護,松樹林既可以誘敵休息又可以模糊敵人的視線,使他們看不清松林內的真實情況。為下文吳用取藥,下藥作好了準備。從中可以看出,這個地點也是精心挑選的,可以說是智用地利。
(3)在“天時、地利”起作用後,晁蓋等又是如何發揮“人和”優勢,通力合作,用計謀“智取生辰綱”的呢?
①晁蓋他們是以什麽身份出現在楊誌面前的?扮作客商有何用意?
(扮客商,穩住對方,初步消除楊誌的疑心)
②楊誌是*湖了,為什麽他連下*這種勾當也防不住,著了道兒?
(晁蓋等人的戲演得好。佯爭酒,引誘對方,半瓢酒消盡了楊誌的疑心。
③這*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覺地下到酒裏去的?
(巧下藥,麻倒對方,半瓢酒放倒青面獸)
◆展示課件八(板書設計)
晁、吳之“智”
智用天時--六月初四正午
智用地利--黃泥岡松樹林
壹穩-扮客商,穩住對方(初消)
智用人和二誘-佯爭酒,引誘對方(消盡)眾人巧演雙簧
三麻-巧下藥,麻倒對方(放倒)
2、楊誌之“智”
為了押運成功,楊誌也殫精竭慮,絞盡腦汁,文中哪些地方可看出楊誌的計謀?(1)他為什麽不多帶兵?
(為了掩人耳目,這叫“智藏行蹤”)
(2)離京五七日後楊誌對時間作了怎樣的調整?為什麽要調整?
(五更→日中,辰牌→申時,這說明他小心謹慎,這叫“智變行辰”。怕在晨光中或暮色中遭偷襲,而正午炎熱,恐怕連強盜也不願出來活動。)
(3)楊誌壹行人為什麽放著寬平的官道不走,凈找些偏僻崎嶇的小徑自討苦吃?
(這叫“智選路徑”。這樣難走的路徑,恐怕連歹人也不願走。)
(4)從“智藏行蹤、智變行辰、智選路徑”,可以看出楊誌的用心良苦,為了保證生辰綱安全,甚是煞費苦心。請同學們再在課文中找找,為了確保生辰綱的安全,楊誌還有哪些舉措?
①逼趕:怕路長夢多,不惜打罵軍士,斥責虞侯,得罪老都管;
②減少中途休息:擔心軍士懈怠;
③審察棗販:謹慎,多疑;
④對賣酒漢子高度警惕;
⑤喝酒時慎之又慎,小心翼翼。
這說明楊誌是個精明、謹慎、多智之人。
◆展示課件九(板書設計)
楊誌之“智”
智藏行蹤--精明
智變行辰--謹慎
智選路徑--多智
3、綜合比較:
為什麽壹個如此精明、謹慎、多智的楊誌押送生辰綱仍不免失敗的命運呢?楊誌到現在仍然想不明白,請同學們替他總結壹下失敗的原因是什麽?
(1)沒有處理好內部關系
◆展示課件十(板書設計)
軍健--罵、打--怨悵
楊誌虞侯--嗔--搬口無不怨悵
老都管--煩--惱他
(軍士、虞侯、老都管,無不怨恨。楊誌把生辰綱看成是自己東山再起的賭註,為確保其安全不惜采用任何方法,這種急功近利導致他欠理智,失人和。攘外必先安內。堡壘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楊誌壹行人內部矛盾重重,這就為失敗埋下了隱患。)
(2)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智多星吳用計謀比青面獸楊誌的計謀要高明。楊誌棋差壹招。楊誌之智,更加襯托出吳用之智的高明。可以說是“楊誌輸智,吳用有用”。
◆展示課件十壹(板書設計)
楊誌失敗的外因:急功近利欠理智與人不和
楊誌失敗的內因:天外有天棋差壹招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業:
1、同學們,楊誌和吳用的鬥智讓我想起了《三十六計秘本兵法》。《兵法》雲:“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陰陽變理,機在其中”。三十六計有:
◆展示課件十二:
(壹)勝戰計:
1、瞞天過海2、圍魏救趙3、借刀*
4、以逸待勞5、趁火打劫6、聲東擊西
(二)敵戰計:
1、無中生有2、暗渡陳倉3、隔岸觀火
4、笑裏*5、李代桃僵6、順手牽羊
(三)攻戰計:
1、打草驚蛇2、借屍還魂3、調虎離山
4、欲擒故縱5、拋磚引玉6、擒賊擒王
(四)混戰計:
1、釜底抽薪2、混水摸魚3、金蟬脫殼
4、關門捉賊5、遠交近攻6、假道伐虢
(五)並戰計:
1、偷梁換柱2、指桑罵槐3、假癡不癲
4、上屋抽梯5、樹上開花6、反客為主
(六)敗戰計:
1、美人計2、空城計3、離間計
4、苦肉計5、連環計6、走為上
請同學們課上相互討論壹下,本文運用了三十六計中的那幾計?
▲展示課件十三:
瞞天過海--偽裝客商暗渡陳倉--走小路
以逸待勞--林中休息聲東擊西--吳用下藥
混水摸魚--偷酒拋磚引玉--送棗
欲擒故縱--不肯賣酒走為上策--劫走生辰綱
釜底抽薪--楊誌斷了升官夢
2、課後完成小論文《我看〈智取生辰綱中〉的三十六計》
附板書設計:(展示課件十四)
智取生辰綱
施耐庵
花開兩朵,各表壹枝
(明線)(暗線)
楊誌吳用
押智取
上路策劃
六月初四正午
中計黃泥岡用計
松樹林
失綱劫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