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除了英語,中國人學習外語的最好方法是什麽?

除了英語,中國人學習外語的最好方法是什麽?

個人認為應該學習小語種。什麽是小語種?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俄語、日語、韓語和阿拉伯語是除英語之外中國最流行的九種外語,它們有壹個相同的名字——“小語種”。

少數民族語言在就業形勢上的相似性源於就業渠道的相似性。雖然在語言結構上有很多差異,但他們在就業渠道上有很強的* * *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政府公務員;2.高校教師;3.新聞媒體組織;4.外國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5.各省市外事辦公室;6.外貿公司;7.旅遊公司;8.留學培訓機構;9.文化傳播公司;10.自由職業者。

壹般來說,少數民族語言就業情況的差異主要受三個方面的影響:學習這種語言的人數,說這種語言的國家的數量和經濟情況,以及中國與這些國家的關系,包括地理和政治經濟。1.意大利的

意大利是壹個特立獨行的國家,用固定的思維很難理解她。這個國家很有個性,但是意大利語學習者的就業大多很有規律。曾經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參加過壹個意大利語班,是用網站廣告換培訓班的。老師很年輕,還沒畢業兩年。他們和我們聊起了同學的就業情況,基本都集中在文章開頭提到的10領域。

意大利語並沒有某個領域可以大量吸納畢業生。但是由於高校數量少,而且招生不是年度的,加上意大利留學政策不太穩定,像法語、德語、西班牙語這樣的歸國畢業生並不多,所以意大利就業的優勢是競爭壓力不大,劣勢是渠道不廣。

2.日本人

拋開民族感情的因素,客觀來說,日本確實是壹個技術領先,名企眾多的國家。在如今的數字時代,年輕人正在偷幾樣日本貨:卡西歐的手表、電子詞典、計算器、佳能、索尼、尼康相機。

在世界500強企業中,日本壹直排名第二。同時,由於地緣關系,大量日本企業在中國投資設廠。與歐美公司不同,日本公司不管母語是什麽都以英語為辦公語言,日本人的英語也不行。日本企業吸收了大量的日本畢業生。很多人之所以認為外企是小語種學生的主要畢業去向,很可能是因為日語就業的影響。目前開設日語的院校也很多,達到227所,幾乎是英語院校的壹半。日本學生找工作不難,找個好工作也不容易。他們中的許多人是日本公司的職員。

去非洲會有不錯的薪水。起薪約為$ 1,000-1,500,這也是法語會成為榜單上“月薪最高”專業的原因。但是,很少有人只為了錢去非洲,尤其是女生。去非洲更像是在就業壓力下做出的無奈選擇。現在法語專業的畢業生確實太多了。法語學院的數量在過去五年裏基本翻了壹番,在法國留學的人也在陸續回國,對法語專業的就業產生了影響。

3.德國人

德語10就業第壹,薪資小語種第二。我覺得還是有點樂觀。德國的就業形勢基本處於穩定狀態,不會太令人驚訝或失望。吸引人才的主要渠道就是上面提到的10領域。在吸引外企人才方面,除了日企,德國企業是表現最好的,尤其是汽車行業。

三年來,由於留學政策的調整,德國留學處於低谷,德國培訓招生人數也略有下降。感覺德語在國內沒有以前那麽受追捧了。但是,對於德語專業的學生來說,這可能是壹件好事,湊熱鬧的競爭對手少了。

4.法語

法語是除英語之外國家數量最多、範圍最廣的語言。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和所有比賽場館都用法語、英語和漢語廣播。但是在就業方面,場面卻很尷尬:法語學習者去歐洲就業的很少,去非洲的更多。

現在的法語專業很像非洲預科班,為非洲提供源源不斷的翻譯。大多數說法語的國家位於非洲。雖然這些國家很窮,但它們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其中大多數尚未開發。中國和非洲壹直有著傳統友誼。我們把其他國家稱為朋友,把非洲國家稱為兄弟,這顯然是很不壹樣的。兩年前,我們主辦了壹個中非合作論壇,兄弟們聚了壹會兒。中國在非洲的兇猛和強大是西方國家不願意看到的。非洲問題日益成為中國和西方之間的焦點。從達爾富爾的石油到津巴布韋的軍火,西方國家既不滿又不安,說中國在非洲推行“新殖民主義”。

5.西班牙語

西班牙語有點像五年前的法語。西班牙語國家有20多個,中國目前只有20多個西班牙語機構。從近兩年的培訓市場來看,西班牙語升溫最快,壹方面是因為美洲國家留學市場的開放,另壹方面是市場對西班牙語人才的需求更多。

西班牙語國家大多集中在受西方影響較大的拉丁美洲,對美國的經濟依賴性不強,對西班牙語人才的需求相對穩定。目前良好的就業形勢得益於物以稀為貴的規律。不出所料,近幾年西班牙語院校的數量會急劇增加,而且隨著合適的崗位逐漸有合適的人,未來西班牙語就業很可能不會有那麽明顯的優勢。

6.韓語(61院校,韓語國家-韓國,朝鮮)

在中國投資的韓國企業有三星、LG這樣的大公司,更多的是小公司。韓國企業在中國的分布很有地域性,山東、東北、江浙、廣東都有很多,而且多盤踞在壹些二三線城市,如大連、青島、煙臺、威海、日照、東莞等。工資水平也低,有人月薪65,438+0,000人民幣還會做。韓國小企業在中國設廠,意味著勞動力成本低。

在6個小語種中,韓語專業含金量較低,是最不看重學歷,最看重實際韓語水平的專業。很多企業只需要讀大專甚至高中。這是因為韓語相對容易掌握;其次,中國的朝鮮族很多都是天生的雙語人才;第三,在中國的韓國留學生和工作人員很多,他們的中文都不錯,而且住在社區,對韓語翻譯的依賴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