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關於郭敬明小說的思考

關於郭敬明小說的思考

愛與痛的邊緣。

郭敬明說:他總是喜歡壹個人靜靜的看著天空。他看著看著就會莫名其妙的難過,痛苦潮水般湧來,逼得人淚流滿面。

郭敬明說:他有那麽多朋友,壹個廣告牌可以打三個,但他真正的心只對少數人開放,讓他們看到裏面的漏洞。

郭敬明說:他學習好,家境好,朋友多,文章寫得好。如此完美的人生,為什麽不快樂呢?於是,他每天都笑,大家都滿意地點點頭。是的,這是妳應該有的表情。

郭敬明說:他很喜歡文科,但最終在父母的期待下選擇了理科。他說他是個好孩子,是父母眼中的好孩子,是老師的驕傲,但他的文科永遠拋棄了他。

沈迷於自己的音樂、自己的電影、自己的文字和自己的悲傷的孤獨的孩子。

景M .郭是壹個淚流滿面的男生,是壹個愛在深夜靜靜打字的男生,是壹個會在大量落葉飄落時感受到樹葉呢喃的男生,是壹個瘦弱又讓人心疼的男生。

他會講故事,講自己,講朋友,講自己的悲傷;他會流淚,會流孤獨,會流悲傷,會流時間的流逝。他會孤獨的走,孤獨的寫,孤獨的沈思,孤獨的和他愛的人,愛他的人在壹起。

他的歲月可以用七天來概括,甚至更短,只能寫五千字。於是,他壹個人走在時間的路上,仿佛這條路就是悲傷之路。於是他笑了,他和所有愛他的人壹起笑了,他讓所有愛他的人看到了他的快樂和幸福,然後壹個人默默的把悲傷醞釀成心裏敏感而痛苦的神經。

如果說有誰讓我心痛,那就是景m .郭。

願我們在愛與痛的邊緣自由飛翔,壹路飛過太陽,飛過月亮,飛過春秋蒼山倒水,飛過滾滾江水,飛過黑壓壓的山峰,直到烏雲散去,陽光普照。

-題字

我壹直很喜歡郭敬明的字,但是我媽媽不讓我看,因為他的字太小了。我買這本書只是因為它的大字,但是“京M .郭只有這壹個大字本”這個小意外決定了我會喜歡這本書。

全書分為《晴天》和《深夜》兩部分,描寫了作者青春世界裏的快樂和煩惱。他討厭學校沈悶的生活,但他也明白,只有擠進高考的獨木橋,才能證明自己的成功。他向往作家豐富的精神世界,但同時又對世俗金錢有著毫不掩飾的渴望。

從“白晝明亮”到“黑夜未盡”;從《坐井觀天的幸福》到《永遠悲傷的孩子》;從“陰天”到“明冬”,我壹下子被拉到了愛與痛的邊緣。字裏行間,我感覺作者的雙子星座壹半是光明,壹半是悲傷。那個喜歡看電影,45度角仰望布滿雲朵的天空,笑容燦爛眼神深沈沒有悲傷的孩子,在時間的洪流中漸漸浮現在我的面前。

這本書裏有很多句子我忘不了,比如“世界上最孤獨的植物是柳樹。明媚的春天裏,滿是白色的心事,在空中抖落,隨風飄蕩,壹點壹點變得寂寞。”原本普通的植物柳樹和它的柳絮飄來飄去,被作者形容得那麽有靈氣。還有那句“孤獨會逐漸從皮膚滲透出來,直到填滿每壹根骨頭的縫隙,溶入所有的血液。”這是壹次華麗的放逐,體現了作者性格中悲涼的壹面。

壹位書評人這樣評價郭敬明的書:為什麽他的書這麽受歡迎?是因為他是學生,寫的是學生的想法。

另壹個人是這樣評價景M .郭的寫作的:很多作家或者作家寫作的時候都是拿著字典,希望用更華麗的詞語,但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景M .郭。

我覺得他們說的也不是沒有道理。

愛與痛的邊緣觸動了我的壹根神經,讓我的心莫名的悸動。郭敬明真是個天才。中國有成千上萬的漢字。他組織得很好,贏得了許多人的贊揚。據傳他在抄襲。我覺得那不重要,至少對我來說,因為我真的很喜歡他的書,還有很多我還沒來得及看。我想我會找到他們,仔細閱讀他們,所以我會被他們嚴重感動。

幻想城市

1

如果妳收起記憶,如果妳讓時光倒流。

如果妳把妳的青春拉回到它倉促的形狀。如果妳在黑暗中把歲月點亮成跳躍的光團。

所以

2

不是虛構也不是虛構——年輕的時候,我真的做過這樣的夢。

明知道是假的,但又太真實,無法否認。

在我的夢裏,我站在壹片空曠冰冷的冰原上。巨大的冰川像斧頭壹樣劈開了藍天,巨大而漫長的積雪仿佛從背後無止境地襲來,然後向著遙遠的地平線滾滾而來。大團大團的雪花吹散了視線,攪動了白光。

天地間是尖銳的汽笛聲,穿透耳膜,刺痛胸膛。

裹著黑色鬥篷的白銀騎士和魔法師們沈默地站在鏡子般的冰原上,他們的目光如永恒的宇宙壹般寂靜。

在夢裏,我壹步壹步向他們走去,慢慢靠近。我的內心充滿了激動和恐懼。

然後,我慢慢變成了他們。

-我忘了我是成了白銀騎士還是黑巫師。

寫這段話的時候,距離我開始寫這部小說已經八年了。八年是怎樣的壹段時間?按照80歲的壽命來算,已經過去了十分之壹的時間。而如果妳跟著整個黃金青年呢?

那可是整整壹個青春。

好像人開始慢慢長大,就會慢慢想起過去。不管是失敗的還是偉大的。蒼白或華麗。都變得像甘草棒壹樣,在嘴裏嚼出新的味道。甜中帶點淡淡的苦澀,讓人輕輕皺眉。

但對自己的記憶大多應該是淺薄無知,幼稚沖動。所以心裏會有很多遺憾揮之不去。

但是很微妙,反而會對自己產生壹種無端的羨慕和向往。

看來壹個24歲就要25歲的人不適合傷春哀秋。對於那些已經寫下的生活和回憶,有很多羞愧和難以面對的感覺。也許只有在人年少輕狂的時候,才會自信大膽地展示自己的內心,脆弱的毛茸茸的表面或者冷漠光滑的內壁。把所有私人的感受和心情在別人面前表現得像展覽壹樣隆重,博取別人悲傷的同情,或者冷笑。當時的信心和誓言,在漫長的消耗中化為細細的嘆息,落到了地上。

17歲,無限勇敢。

現在,我就像壹只掛在包包上的穿著強化裝甲的普拉達熊。我堅強,刀槍不入,討人喜歡,卻遠離了世界盡頭的自我。

重讀《幻城》的後記,發現除了略顯矯情的文筆,還有很多真摯的感情,只是現在寫不出來了。長大後的今天,我早已習慣把自己內心的喜怒哀樂全部放進小說裏,通過自己塑造的人物來盡情表達。這不會受到批評。因為壹切都是“此情節純屬虛構”。對於散文來說,幾乎是壹種發自內心的東西,卻很久沒有被觸動了。除了2003年和2004年出版的兩本散文集,我直到今天都不敢發表任何關於我心情的記錄。好像抗體產生了,當壹些傷害離妳很近的時候,會敏銳的察覺到。於是腦子裏的警報開始嘟嘟響。

後記裏提到的事情很多,朋友也很多。有些朋友仍然每天見面,比如阿良,而其他人只能偶爾通電話。每個人都在八年中逐漸成長和改變,有了自己的生活,新的朋友圈,新的生活環境,新的工作,新的人生意義。

所以沒有多少人回去探究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這壹步的。

看起來悲傷的話題又開始了。

我們總是抱怨過去。

沒有處理好的學業,沒有善待的戀人。

那些年寫的幼稚的文章,那些年做的沖動的事情,現在看來都是悔青了。

所以,當我為我八年前寫的這本書寫新的序言時,我不知道該寫什麽。雖然我已經把自己留在了文初很遠的地方,但我不知道這期間我走過了多少旅程。肩上的擔子越來越重,鞋子深深地踩在路上的大雪上,留下清晰的腳印,像路標壹樣指向遙遠的未來。

當然,妳也可以依靠這些腳印回到遙遠的過去。那時候的天空還是湛藍透明的,大地被白雲軟軟地覆蓋著,像是包好的禮物。

整個地球在年輕的季節沈睡。地平線上閃著金光,躲在颶風後面。

在這第壹部小說上連續縫了壹個星期,就像壹個老婦人在縫補她原來的婚紗,那是她心中壹種難以形容的情緒,微妙地夾雜著悲喜的比例,很難準確地計算出成分。細節被翻新了,仿佛它們文字上的幹凈永遠存在,很難面對壹年前,甚至半年前,三個月前的作品。所以更別說看到八年前那個詞不達意的熱情的自己了。

我們總是在用文字討論文字的激情和技巧哪個更重要。

答案是否定的。

漫長多雪的冬天過後,上海開始慢慢復蘇。

銀色的大雪變成了灰色的雨。整個城市又變成了沐浴在濕霧中的繁華都市。旋轉的玻璃球發出明亮的光。

只有在想象中,我們才能窺探和觸摸曾經遙遠的冰河時代。

冰雪領主站在失落的袁野上,冰雪在他們的肩膀上堆積了長長的悲傷。那些愛與恨,那些命運中沈重的嘆息,都在零度以下的蒼雪裏被白光凝聚。

記憶中這樣壹個由想象和激情轉化的世界,似乎離我有壹光年之遙。

它停留在我的世界盡頭17歲。

他們懸浮在宇宙的白色塵埃中。

很多名字被重復,成為很多人生命中的傳奇。

他們的白發和白瞳,他們悲慘的命運在鳥鳴聲中化為灰燼。

城堡,櫻花,梨落,嵐上...他們在17歲的時候從壹個男孩的腦子裏誕生出來,然後成為了世界上的小傳奇。

10

上海慢慢進入春天。陽光明媚的時候,我會下樓去星巴克喝杯咖啡,坐在空曠的路邊,看外國人來來往往,手裏拿著英文報紙和咖啡。他們翻閱報紙的聲音轟然作響。

而幾年後,我也不是那個背著書包匆匆上學的孩子了。現在每天穿壹點正裝,進辦公樓。每天早上被電話吵醒後,我就開始壹邊喝咖啡壹邊和別人討論各種話題和項目。

空調開了壹夜之後,整個房間變得特別幹燥。我擰開蓮蓬頭,花灑噴出無數白色的蒙蒙霧氣。

開車。看電影。寫《小時代》的最新章節,我覺得林梟應該是和劍或者在壹起。整理最新的工作計劃,和廣告主拼。對媒體記者時而諂媚時而敵視,機關都是互相傻笑。

這種生活離冰封帝國有多遠?

白銀騎士或者巫術巫師,他們從來就不存在。

11

八年前,我無法忍受分離,孤獨,成長,壓抑,失望,世俗,虛假,金錢。

現在我已經習慣了。

其實有時候壹個人坐在摩天大樓的落地窗旁,聽著酒吧裏壓抑卻又渴望的音樂,然後側過頭看著腳下小眾而犀利的時尚之都——這樣的孤獨已經被物質的味道和高貴裝點。成為別人眼中的異象。

妳成了別人眼中的壹道風景。

12

回頭看,其實會發現很多很多幼稚的地方。無論是在《幻城》裏,還是在寫《幻城》的年輕歲月裏。

但我還是會懷念那些坎坷又略顯蒼白的日子。那段不算太長也不算太短的高中歲月,被自私的自己砍下,裱成相框,掛在我的內墻上很多年。

上課的鈴聲總是很無聊,但突然有壹天變成了歡樂頌的旋律。

學校的羽毛球場是露天的,水泥地面被無數雙球鞋擦得光滑發亮。我在上面摔了很多次。

在學校門口的小吃攤,老板娘會在夏天把西瓜切碎,放在玻璃水缸裏,加入糖水和碎冰,然後變成便宜的冷飲,五毛錢壹杯。

還有父母壹直禁止我們在門口吃的烤羊肉。他們說如果我們吃得太多,我們會得癌癥。但還是冬天,我會把手抄在袖子裏,戰戰兢兢地等在攤子前。

還有壹個不大的人工湖。總有逃學的學生睡在人工湖邊的草地上。湖邊是女生宿舍。他們五顏六色的衣服掛在走廊裏,像各種斑駁的旗幟。

從宿舍到開水房的路很長,很安靜,兩邊都是高大的樹木。夏天長出巨大的樹蔭,很多晚上讓人害怕,拿著水瓶快速跑回宿舍。但是到了早上,會有美麗的光,透過壹兩聲清脆的鳥鳴,照出來。

如果時間可以倒流-

13

關於要不要回到過去,我做過無數次心理測試。每次都覺得自己壹定想回到過去。但當我仔細選擇的時候,我會發現,當妳洗去這些年的塵埃,站在壹個幹凈的起點,妳未必比現在更幸福。

時光倒流的前提壹定是讓我保留這些年的回憶。

多年來,我在無數場合使用過這個開場白。我抱怨過生活的痛苦,也抱怨過命運的沈重,我分享過成功的喜悅,也品嘗過失敗的苦澀。然而,即使肩上堆積了再多的重量和塵埃,它們最終也會裝點我的命運。

他們把我的身體變成了壹個容器,封住了過去的歲月,把苦澀的淚水變成了甘泉。

他們讓我成為冰雪之王,他們最終成為了最後的蒼雪。

左手倒影。右撇子青年。

曾經以為自己執念的東西,在執念的過程中被遺忘了。

-小四

我在圖書館找到壹本很破舊的書:《左手倒影,右手時光》,作者是(郭敬明),前幾年很暢銷。

呼吸著七月濕熱的空氣,我坐在靠窗的小書桌前,看完了這本書。這本書我不知道讀過多少遍了。我只知道,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會覺得自己沈浸在壹口古井裏:清冷而寧靜。

這本書是高四在高三寫的壹些文字,包括小說和散文,穿插了很多他成長的感悟。對讀者來說,他寫的是別人的故事,但他自己的心情卻在字裏行間反映了這壹代人的成長和蛻變。可能他們年齡差不多,所以當我看他的文章時,我被深深地觸動了。

也許是受課本上戰爭時期少年英雄的影響,我壹直認為青春是壹個充滿激情的詞,青春是希望,青春是大哥哥大姐姐燦爛的年輕笑臉。但當我慢慢長大,終於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年輕時,我明顯感受到了這兩個字背後深深淺淺的無奈。青春,不過是痛並快樂著的呼嘯而過!

小思的文筆很細膩,就像壹根細小的倒鉤不小心紮進了手掌的軟肉裏,拔不出來,只能讓自己的心壹直疼啊疼。小思用華麗的文字寫武俠小說,用孤獨的文字寫雜文,用絕望的文字寫自己的感情。書裏的每壹個字都是他的嘆息,卻是深不可測的悲傷,壹聲壹聲,壹片壹片,沒完沒了。

我們這壹代的孩子看起來都很好,愛笑,愛運動,有教養,有禮貌,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擁擠的人群中充滿了陌生的目光;樓上樓下,全是無所謂的表情。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妳有多累,只有妳自己知道。鋼筋混凝土構築了壹座堅不可摧的石林,而我們這些生活在這片森林中的人,卻因為防護過於強大而不堪壹擊。

當我們站在青春的門檻上,我們開始學會洞察社會,思考人生。我們也開始面對壓力:學習的壓力,社會的壓力。這些經歷過這些道理的人都懂,只是無法用語言向我們描述。即使是描述出來的,幼兒也無法理解,除非親身經歷。

在這本書中,小思記錄了他在高三時想的壹些事情。和那個年齡的每壹個孩子壹樣,小思想到了自己平淡的人生經歷,難忘的朋友,絕望的人生觀,對搖滾音樂、非主流電影的熱愛,以及對未來不可抗拒的無奈。

初生牛犢不怕虎,但是當我們意識到這個世界上有那麽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比如高考、輟學、下崗、離職……我們開始猶豫,變得膽怯。當我們意識到成人社會會更加復雜,社會中的潛規則會更加無奈的時候,我們的眼裏充滿了懦弱,心中充滿了絕望。我們就像黑暗中迷失的孩子,望著空蕩蕩的前方抽泣,不知道光明的出口在哪裏。孩子是那麽渴望壹夜之間長大,但當這壹天真的到來時,我們卻措手不及。於是我們開始意識到,童年是壹個人最幸福的時光。人生中第壹次開始有了強烈的懷念,懷念曾經經歷過的壹切,懷念那些簡單的生活和小幸福。

這本書分為兩部分。第壹部分是:回頭再看;第二部分是:黎明說晚安。第二部分是關於拒絕長大的矛盾心理。他那麽執著於過去的日子,又那麽舍不得過去的歡笑,所以他用的詞很果斷,壹個壹個,像嵌在紙裏,讓人心酸。

時間不會等我們這些猶豫不決的孩子。除了我們自己,沒有人能把我們帶走。當我們傷心絕望到仍然沒有找到童話裏的仙女來幫助我們在迷宮中指引方向的時候,我們和所有曾經到過那裏的人壹樣,在現實面前低垂著頭。只有這樣,只有這樣無奈的屈服才是成長的唯壹出路。這段時間既是結束,也是開始。

小思在文章中清楚地描述了他的心情:我收起了我以前的搖滾CD,就像收起了壹個醒著的夢。簡單的壹句話,我看到了他寫下這句話時心裏波濤洶湧的淚水。

既然是新的開始,那就真的開始吧。找了壹堆歌:為什麽不,新的壹天,我想飛等等。這些歌曲的歌詞健康積極,適合李誌。我們都假裝未來有壹些美好的事情在等著我們,假裝明天真的會很美好。就這樣,我用欺騙自己來安慰自己,日子其實也長了些希望。

小四也是,在新的城市開始了新的思考,在新的人群開始了新的孤獨。在他高考後寫的壹些文章裏,雖然他對過去是那麽的留戀,對現實是那麽的抗拒,但他的語氣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叛逆,他收斂了那麽多,帶著悲壯的希望,那麽巨大而纖細,像壹只受傷的小鹿,靜靜地舔著它未愈的傷痕,壹邊閃動著顫抖的睫毛,睜大了眼睛,準備迎接第二天。

剪影,看起來,應該都是美好的東西。我不知道我的感情是不是青春的美好,但是有了這些感情,我的未來可能是美好的。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用壹個放了很多冰的杯子喝水。玻璃的外面是濕的,那些水滴像眼淚壹樣掉進了書頁裏。就算將來蒸發了,那些紙也會記得自己來過,就像那些逝去的青春:妳來過。

夏天的至日不在這裏。

妳們都是這個世界的傳奇,妳們讓那麽多人哭過。

-題字

那壹年,我們停在樟樹下;

那壹年,我們都年輕,都充滿活力;

那壹年,我們都在朦朧的情緒中長大;

那壹年,我們的友誼像花壹樣綻放,又像花壹樣破碎;

傅小司、陸之昂、長夏、遇見、青田、斷橋,這些在小思筆下脫胎換骨的人,帶著淡淡的青草味出現在我面前。那時,沒有人受傷,沒有人傷害過任何人..........

也許在故事中的某壹天,長夏和遇見在講著只有對方才能聽懂的笑話;傅小司和陸之昂在互相爭鬥,互相言語攻擊。這些似曾相識的故事像電影壹樣在我腦海中閃現,慢慢撞擊我的心靈,流淌出壹首安靜而抒情的歌。

我曾經堅信,這個沈默冷漠的男孩,真的會和這個單純可愛的女孩,用他們的青春描繪出壹個幸福的天堂。

可惜,夏天很美卻很短暫,無情地帶走了最初的記憶,就像午夜的火車撞碎了壹切美好,最終消失...所以,我們都老了。

1995-2005,十年,漫長卻短暫。埋葬了青春,埋葬了最初的信念,埋葬了堅定。留下的只有那些破碎的友誼。

合上書的時候,我甚至覺得自己是壹個看著他們走過十年的旁觀者。我看到了壹個小公司,知名的變化;看到可愛卻沖動的Ang看到長夏的悲傷離去;看到了和青田的壹次愉快的相遇;我看見天堂裏有壹座安靜微笑的橋........................................................................................................................................................................那樣的話,就沒有今天的痛苦和記憶,也沒有最初的信仰。

看了十年的夏日至日,那蔓延在各個角落的香樟樹;

看了十年大雪,學校沸騰室滿滿的幸福;

哭了十年,長夏用自己單薄的力量為小公司撐起了天空;

十年的倔強,每次想起遇到壹個不服輸的眉眼,都會隱隱作痛;

謝謝妳教會我什麽是成長,什麽是愛,如何面對眼前的失落和心痛。

在我最後壹個夢裏,我仿佛看到了已經相隔很遠的妳,牽著手向我走來,只是很短的距離。風吹動妳的頭發,妳靜靜地對我微笑。

背景是,至日沒有夏天,夏天。

島嶼。

是啊。00看來這只是壹個系列。我沒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