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紅根簡介

紅根簡介

目錄1拼音2丹參根及根莖,唇形科中藥大辭典紅根2.1紅根別名2.2來源與產地2.3性味與歸經2.4功能主治2.5用法說明2.6化學成分2.7刺玫果3根的藥理作用。中藥大辭典紅根3.1紅根別名3.2來源3.3性味3.4功能主治3.5紅根用法用量3.6化學成分4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 紅根4.1拼音名稱4.2紅根別名4.3來源4.4性味4.5功能主治4.6用法用量紅根4.7用法說明4.8備註4.9節選5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天南星科5.6 5438+0產地5.2音名5.3英文名5.4紅根別名5.5產地5.6原形5.7生境分布5.8性味5.9歸經 用法用量:5.12使用說明:5.13摘錄自6篇參考文獻:1中藥紅參處方2中藥紅參中成藥3古籍紅參使用說明1拼音Hó ng G ē n

2丹參(唇形科)的根及根莖《中藥大辭典》紅根紅根是中藥的名稱,來源於中國藥用植物區系,是《神農本草經》[1][2]中記載的丹參別名。

2.1紅根又名紅根、紫丹參、人參根、大紅袍[1]。

2.2丹參根和根莖的來源和產地..唇形科的[1]。所在地:河北、安徽、江蘇、四川等地【1】。

2.3性味苦寒【1】。入心經、肝經[1]。

2.4主要功能是活血化瘀,寧心安神[1]。

1.治療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產後腹痛、冠心病、心絞痛、腹部包塊、風濕關節痛、心悸失眠[1]。煎煮:9 ~ 15g [1]。

2.治乳腺炎,癰腫[1]。內服搗固[1]。

2.5註意防藜蘆[1]。

2.6化學成分本品含丹參酮ⅰ、ⅱA、ⅱB、隱丹參酮、羥基丹參酮ⅱA、二氫丹參酮、甲基丹酚酸、次甲基丹酚酸、丹酚酸A、B、C、β谷甾醇、3,4-二羥基苯甲醛、兒茶精、蘆丁、維生素E等。[1].

2.7藥理作用註射液可降低血壓,增加冠脈流量,減慢心率,縮短實驗性心肌缺血持續時間,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凝,減輕急性實驗性心肌梗死引起的病理改變[1]。對中樞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1]。隱丹參酮、二氫丹參酮、羥基丹參酮ⅱA、丹參酮甲酯和丹參酮ⅱB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藥菌株有抗菌作用[1]。丹參酮ⅱA磺酸酯為水溶性,靜脈註射可治療心絞痛[1]。丹參還有改善微循環、抗凝、促纖溶的作用[1]。

刺玫果的3根。中藥大辭典紅根紅根是中藥的名稱,來源於南京藥學院中藥學,是刺玫果的別名。《黑龍江常用中草藥手冊》記載的果根[2][3]。

3.1紅根又稱野玫瑰根、紅根[3]。

3.2刺玫果的根。薔薇科的[3]。

3.3性味苦、澀、平[3]。

3.4主要功能為止咳、止痢、止血[3]。治療慢性支氣管炎、腸炎、細菌性痢疾、功能性子宮出血和跌打損傷[3]。

3.5紅根用法用量:5 ~ 15g [3]。

3.6化學成分本品含有大量兒茶精華,以及L-表沒食子兒茶素、L-表沒食子兒茶素、L-表沒食子兒茶素[3]。

4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天

4.2紅根的別名是獨腿小荷,長蟲巴固,血飛。

4.3天南星為天南星科紅根天南星屬植物,根莖入藥。壹年四季都可以收,洗,很少用,也可以曬幹。

4.4性味辛涼。劇毒。

4.5主要功能是解毒、消腫、止痛。外用治癰、瘡、腫、乳腺炎、腮腺炎、蛇咬傷。

4.6紅根用法取鮮品適量,搗爛外敷,幹品研成粉末加水,用酒調或用酒研末,敷於患處。

4.7註意嚴格口服,並在破損的傷口上摩擦。

4.8備註(1):本品劇毒,需口服,並塗於破損傷口。若誤服中毒,可按壹般中毒處理,生姜、甘草、防風也可各加5元,水煎解毒。

4.9摘自《全國中草藥匯編》

5.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的根莖《中華本草》紅根5.1源自雲南中草藥。

5.2拼音名稱Hónɡ Gēn

5.3英文名紅根天南星

5.4紅根別名半夏、小豆蓮、飛血草、山藥、野山藥。

5.5來源: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的根莖。

拉丁植物和動物礦物名稱:天南星

采收與貯藏:秋季采挖,洗凈,鮮用或切片曬幹。

5.6原始形態的紅根,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呈圓柱形或圓錐形,直立,斜伸或水平固定,長25cm,直徑12cm,深褐色。有鱗的葉子是膜狀的,有形狀。葉柄長3080厘米,紫綠色,有淡綠色斑點,下部有寬葉鞘,葉鞘頂端呈鈍角,握有花序梗;葉片3全裂。花雌雄異株。雄株:花序梗長於葉柄;佛焰苞淡綠色,管狀,圓柱形,長約5cm,直徑1.5cm,喉寬。檐長約9厘米,長方形、披針形,寬約4.5厘米;穗長3.5厘米,厚5毫米,雄花有5枚雄蕊,無柄,花藥卵圓形,向外縱裂不達基部,裂為長方形;附屬器呈線形,細長無柄,伸出喉外,向上彎曲,長7cm,下部為5mm左右的鉤狀中性花,中上部為23cm的線形中性花,頂部可達5cm的線形中性花。雌株:花序梗3050cm龍;佛焰苞淡綠色,有白色細條紋,筒狀,長約3cm,直徑1.51.8cm,喉無耳。屋檐長約8cm,直立,下部寬45cm,上部呈錐形,有壹個長約2cm的尾尖;雌花序長2.2厘米,粗65438±0.5厘米(含幼果),短圓錐形;這個房間是倒圓錐形的。種子手黃綠色,長5毫米,直徑4毫米;附屬物長圓錐形,長35.5cm,厚23mm,向上漸細,淡綠色,下部布滿菱形、線狀小花,長38(10)mm,向下彎曲或直伸。花期5月,果期965438+10月。

5.7棲息地分布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0001600 m的石灰巖山地常綠闊葉林或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於雲南東南部。

5.8性味辛辣;冰冷的天性;大毒藥

5.9歸經與肝經

5.10功能以清熱解毒為主;消腫散結。適應癥為癰;癤子;不明腫脹;酸痛;乳房癰;毒藥7蛇咬

5.11紅根外用用法用量:適量,搗實;或者泡在酒裏;或者打磨修整。

5.12註意本品使用時有毒;不適合口服。皮膚破損的人應避免外用。

5.13摘自《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