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蘇軾詞的內容特征

蘇軾詞的內容特征

特點:

1,開創了豪放詞風。

除婉約外,蘇軾還創作了大量豪放詞,創造了豪放的詞風,促進了詞風的變化。我們壹般認為蘇軾豪放的詞可以借助瑰麗的意象和宏大的意境來表現他的豪放。蘇軾天馬行空的藝術風格主要包括:

壹是將激昂甚至悲壯蒼涼的激情融入文字;

二是寫人、吟誦景、物時,以慷慨豪邁的形象、飛揚磅礴的氣勢、遼闊壯闊的場面取勝;

第三,以奔放的基調著稱。如《江城子·密州狩獵》、《念奴嬌·赤壁懷古》、《水調頭·明月幾時有》等,都體現了這種風格。

2.突破旋律的束縛。

蘇軾的“以詩為詞”,就是要突破音樂對詞的限制和束縛,把詞從音樂的附屬品變成獨立的抒情詩。蘇軾寫詞只是為了讀,而不是為了唱,所以他註重抒情言誌的自由。雖然他也遵守旋律的規則,但他並不局限於旋律。

所以蘇軾寫得很自由,即使偶爾不認同旋律,也因此受到陸遊、李清照等人的批評。

3.蘇詞的語言創新。

蘇詞的語言風格清新質樸。他多方面吸收古代語言的精華,用前人的話,用口誤、虛詞來豐富詞的表現力。

擴展數據

蘇軾的詩歌成就

蘇軾對社會的看法和對人生的思考,在他的文學作品中是毫不掩飾的,其中以詩歌最為酣暢淋漓。在2700多首蘇詩中,幹預社會現實、思考人生的主題十分突出。

蘇軾對社會現實中各種不合理現象的態度是“不合時宜”,他始終把批判現實作為詩歌的重要主題。更可貴的是,蘇軾對社會的批判並不局限於新政,也不局限於當下。他批判了封建社會長期存在的弊端和陋習,體現了更深刻的批判意識。

蘇軾壹生跌宕起伏,四處遊歷,人生經歷極其豐富。他善於從生活經驗中總結經驗,從客觀事物中看到規律。在他的眼中,平凡的生活內容和自然風光都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如《西林壁題》和《澠池懷古》兩首。

在這些詩中,自然現象上升為哲學,對生活的感悟也轉化為理性的思考。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詩歌中的哲理是通過生動鮮明的藝術形象自然表達出來的,而不是通過邏輯演繹或討論分析。這種詩既優美又有趣,名副其實。

蘇軾的詩裏有很多類似的作品,比如泗州的僧伽塔,湖上楚清後飲的雨,慈湖的治風。蘇軾很有洞見,所以處處都能找到絕妙的點子。

百度百科-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