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古人詠石榴詩詞

古人詠石榴詩詞

烈日燒成壹樹彤,萬花攢動火玲瓏。

 高懷不與春風近,破腹時看肝膽紅。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燃。”每年五月,火紅的石榴花分外嬌艷,農歷五月也俗稱榴月。石榴,石榴科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據傳,因此物系西漢張騫出使西域時,從安石國(今伊朗附近)引入,故舊時又名“安石榴”,“海石榴”。張華《博物誌》:“漢張騫出使西域,得塗林安石國榴種以歸,故名安石榴。”夏季開花,常呈橙紅色,亦有白、黃、紅、粉紅諸色。果實球形,成熟後外皮為粉紅色或深紫色。中國人視石榴為吉祥物,以為它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古人稱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壹”。民間婚嫁之時,常於新房案頭或他處置放切開果皮、露出漿果的石榴,亦有以石榴相贈祝吉者。常見的吉利畫有《榴開百子》、《三多》、《華封三祝》、《多子多福》等。

在寂寞少花的夏季,燦紅的石榴吐放於萬綠叢中,顯得格外耀眼奪目,使人感到壹種熱烈面而快的氣氛。因此,歷代文人騷客都有吟詠石榴的詩賦傳世。潘嶽《安石榴賦》:“遙而望之,煥若隋珠耀重淵;詳而察之,灼若列宿出雲間。千房同膜,千子如壹,禦饑療渴,解醒止醉。”西晉夏侯湛《石榴賦》:“覽華圃之嘉樹兮,羨石榴之奇生,滋玄根於壤兮,擢繁幹於蘭庭。”南朝江淹《石榴頌》:“美木艷樹,誰望誰待?……綠葉翠今,紅花降采,照烈泉石,芬披山海,奇麗不移,霜雪空改。”曹植更是把石榴花開比喻成美麗的少女:“石榴植前庭,綠葉搖縹青。丹華灼烈烈,璀璨有光榮。”詩人們以“碧油枝上晝煌煌”、“火光霞焰遞相燃”形容綻開之榴花,可謂氣象全出。宋代詩人王安石吟唱獨花石榴的殘詩“萬綠叢中紅壹點,動人春色不須多”,亦不失為賞心悅目的點染之筆。

關於五月石榴花神的傳說,壹說是張騫,因為他從西域取回石榴。壹說是江淹,因為他寫有著名的《石榴賦》。還有壹說是鐘馗:“五月花神醜鐘馗,唐王不點狀元魁。艾葉如旗征百服,蒼蒲似劍斬妖魔。雄黃酒,飲數杯,陣陣輕風拂面吹。”煙波江上魚家樂,夕陽簫鼓幾船歸。。每年五月是疾病最容易流行的季節,人們紛紛在端午在家門上貼上鐘馗畫像用來辟邪,畫中的鐘馗虬須努目,猙獰可怕,手拿寶劍,青筋暴露,是民間相傳的“鬼王”。鐘馗生前是個捉鬼的道士,十分正真,但性情暴烈,相傳死後仍然在為人們驅妖除魔,保護人們的安全和健康,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敬仰。鐘馗嫉惡如仇的火樣性格,再加上端午正值石榴花開,所以奉鐘馗為五月石榴花神。

梁孝元帝·賦得石榴詩

 塗林未應發,春暮轉相催。

 然燈疑夜火,連珠勝早梅。

 西域移根至,南方釀酒來。

 葉翠如新剪,花紅似故裁。

 還憶河陽縣,映水珊瑚開。

 沈約·詠山榴

 靈園同佳稱,幽山有奇質。

 停采久彌鮮,含華豈期實。

 長願微名隱。無使孤株出。

 李白·詠鄰女東窗海石榴

 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

 清香隨風發,落日好鳥歸。

 願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

 無由***攀折,引領望金扉。

 白居易·題山石榴花

 壹叢千朵壓闌幹,剪碎紅綃卻作團。

 風裊舞腰香不盡,露銷妝臉淚新幹。

 薔薇帶刺攀應懶,菡萏生泥玩亦難。

 爭及此花檐戶下,任人采弄盡人看。

 劉言史·山寺看海榴花

 琉璃地上紺宮前,發翠凝紅已十年。

 夜久月明人去盡,火光霞焰遞相燃。

 韓愈·榴花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杜牧·山石榴

 似火山榴映小山,繁中能薄艷中閑。

 壹朵佳人玉釵上,只疑燒卻翠雲鬟。

 皮日休·病中庭際海石榴花盛發感而有寄

 壹夜春光綻絳囊,碧油枝上晝煌煌。

 風勻只似調紅露,日暖唯憂化赤霜。

 火齊滿枝燒夜月,金津含蕊滴朝陽。

 不知桂樹知情否,無限同遊阻陸郎。

 皮日休·石榴歌

 蟬噪秋枝槐葉黃,石榴香老愁寒霜。

 流霞色染紫駕粟,黃蠟紙裹紅瓠房。

 玉刻冰壺含露濕,斕斑似帶湘娥泣。

 肖娘初嫁嗜甘酸,嚼破水晶千萬粒。

 方幹·海石榴

 亭際夭妍日日看,每朝顏色壹般般。

 滿枝猶待春風力,數朵先欺臘雪寒。

 舞蝶似隨歌拍轉,遊人只怕酒杯幹。

 久長年少應難得,忍不叢邊到夜觀。

 施肩吾·山石榴花

 深色胭脂碎剪紅,巧能攢合是天公。

 莫言無物堪相比,妖艷西施春驛中。

子蘭·千葉石榴花

 壹朵花開千葉紅,開時又不藉春風。

 若教移在香閨畔,定與佳人艷態同。

 歐陽修·西園石榴盛開

 荒臺野徑***躋攀,正見榴花出短垣。

 綠葉晚鶯啼處密,紅房初日照時繁。

 最憐夏景鋪珍簟,尢愛晴香入睡軒。

 乘興便當攜酒去,不須旌騎擁車轅。

 楊萬裏·詠榴

 茜羅縐薄剪熏風,已自花明蒂亦同。

 不肯柒時輕著色,卻將密綠護深紅。

 楊萬裏·石榴

 深著紅藍染暑裳,琢成文玳敵秋霜。

 半含笑裏清冰齒,忽綻吟時古綿囊。

 霧我作房珠作骨,水精為醒玉為漿。

 劉郎不為文園渴,何苦星槎遠取將。

 王義山·石榴花

 待闕南風欲上場,陰陰稚綠繞丹墻。

 石榴已著幹紅蕾,無盡春光盡更強。

 不因博望來西域。安得名花出安石。

 朝元閣上舊風光,猶是太真親手植。

 王義山·石榴

 榴枝婀娜榴實繁,榴膜輕明榴子鮮。

 可羨瑤池碧桃樹,碧桃紅頰壹千年。

? 王沂孫·慶清朝·榴花

 玉局歌殘,金陵句絕。年年負卻薰風。西鄰窈窕,獨憐入戶飛紅。前度綠陰載酒,枝頭色比舞裙同。何須擬,蠟珠作蒂,緗彩成叢?  誰在舊家殿閣,自太真仙去,掃地春空。朱旛護取,如今應誤花工。顛倒絳英滿徑,想無車馬到山中。西風後,尚余數點,還勝春濃。

元格·榴花

 山茶赤黃桃絳白,戎葵米囊不入格。

 庭中忽見安石榴,嘆息花中有真色。

 生紅壹撮掌中看,模寫雖工更覺難。

 詩到黃州隔千裏,畫家辛苦費鉛丹。

 張弘範·詠石榴

 猩紅敢教染絳囊,綠雲堆裏潤生香。

 遊蜂錯認枝頭火,忙駕熏風過短墻。

 馬祖常·趙中丞折枝石榴

 乘槎使者海西來,移得珊瑚漢苑栽;

 只待綠蔭芳樹合,蕊珠如火壹時開。

 劉鉉·烏夜啼

 垂楊影裏殘紅,甚匆匆。只有榴花全不怨東風。 

暮雨急,曉霞濕,綠玲瓏,比似茜裙初染壹般同。

 黃峨·庭榴

 移來西域種多奇,檻外緋花掩映時。

 不為深秋能結果,肯於夏半爛生姿。

 翻嫌桃李開何早,獨秉靈根放故遲。

 朵朵如霞明照眼,晚涼相對更相宜。

 蔣壹葵·燕京五月歌

 石榴花發街亦焚,蟠枝屈朵皆崩雲。

 前門萬戶買不盡,剩將女兒染紅裙。

 吳偉業·石榴

 五月華林宴,榴花照眼來。

 百株當戶牖,萬火照樓臺。

 綠帳垂羅袖,紅房出粉腮。

 江南逢巧笑,齲齒向人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