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精神下的互聯網發展重點
周廷勇
來源:2013 065438+24 10月14:14網絡傳播。
基於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背景,黨的十八大提出“堅持正確導向,提高引導能力”和?在互聯網上唱響主旋律等戰略任務。
《現代漢語詞典》對“引導”的解釋有兩層含義:壹是引領;二是引導誘導。“引導力”既指積極的引導力,也指消極的引導誘導力。“網絡輿論引導力”是輿論領袖按照預期的引導方向傳播壹定的觀點和信息,協調和平衡輿論運行過程,影響被引導人的觀點、態度和傾向的能力。主要包括引導力的方向、大小和重點。
方向:在線唱主旋律。
方向決定未來,導向影響人心。網絡信息傳播技術的進步擴大了個體的話語張力、輿論場的空間半徑和輿論影響的時間長度,打破了原有輿論場的動態平衡,激活了輿論的風險表達。面對世情、黨情、國情、社會輿論持續發生的深刻變化,如何有效“打撈沈默的聲音”,尊重“不再沈默的大多數人”,倡導意見沖突的新意見階層之間的和諧?唱響網上主旋律,才能“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和主導權”。
壹定要擴大網上傳播的正能量。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輿論導向大旗,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教育網民,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興國之魂”引領社會思潮。要改進網絡正面宣傳方式,增強網絡議程設置能力和網絡正面宣傳力度。既要整合傳統媒體報道的內容,又要適應網絡的發展,與時俱進地改進報道方式。要關註大眾和社會精英的三個視角,註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以更具吸引力的方式進行話題建構和情感訴求,增強目標對象的認知和認同。要積極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的社會心態,壯大網上主流思想輿論。
我們必須有序推進網絡化的“協商民主”。要主動利用市長在線等網絡平臺,構建最短的輿論引導路徑,探索黨聯系群眾的縱向數字民主和協商民主模式,從各個層面、各個領域擴大公民有序政治參與,通過新平臺鼓勵和引導新的社會階層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作出更大貢獻;還要真正發揮網絡的輿論監督作用,讓人民監督權力,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還要充分發揮黨報、黨刊、黨站、黨網的吸引力和影響力,增強主流輿論的引領力,有效減少和杜絕網絡謠言的傳播,防止出現“拿著話筒聽個別網民唱卡拉ok”的失語現象。
尺寸:提高溝通能力
大小決定勢能,傳播決定影響力。沒有影響力的溝通和沒有影響力的溝通都不是有效的溝通。網絡輿論的引導力不僅要讓更多的人看到,更要讓能夠正確看待和引導他人觀點的人看到。
我們必須建立和發展現代通信系統。適應雲時代互聯網移動化、終端智能化、交互社會化、大數據發展趨勢,推動哲學社會科學、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數字化、社會化轉型升級,搶占互聯網上的主導權和先入權,解決傳統媒體的陳舊和祛魅。要推動文化與科技的融合,發展新的文化業態,特別是有了4G?網絡,3D?以打印機為代表的網絡文化格式。要抓緊形成黨網集群引領、媒體官方微博引領、意見領袖影響、知名商業網站輻射、網絡輿論引導的傳播新格局,避免非理性輿論過度極化。要紮實推進公共外交和文化交流,研究受眾心理,通過包容互鑒提高交流水平。既要在“壹個世界、多種語言”的全球傳播中強化話語權,又要在“壹種語言、多種世界”的中國傳播中發揮主導作用,讓網絡的正面傳播成為我們黨新的執政資源。
我們必須加強和改進網絡內容建設。遵循互聯網商業第壹,娛樂為王,交流最好,學習最好的傳播規律。在充分發揮互聯網作為信息傳播平臺應有作用的同時,及時引導和促進網絡電子商務、網絡交易、網絡益智遊戲、網絡交友、在線學習、智慧眾包等平臺健康發展,放大網絡多元化應用和服務能力。
重點:依法推進網絡規範有序運行
管理壹定要規範,操作才能有序。信息革命正在改變權力地圖。如果單純按照以前的操作模式去畫延長線,會越來越難以適應新的形勢。正如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於國銘所說,要“加強對關系資源新圖的認識和研究,迎接新的管理革命,構建適應新形勢的社會管理新模式”。從而真正落實十八大報告中提出的“加快形成源頭治理、動態管理和應急處置相結合的社會管理機制”。
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提高全黨的管網水平。依法管網是管網規範有序運行的前提。要借鑒英國、新加坡等國先進的網絡管理經驗,結合我國實際,加快互聯網立法或上位法的司法解釋,規範網絡運營者、內容提供者、終端制造商、軟件開發者和網民的權利義務,防範網絡詐騙、網絡攻擊、網絡謠言、網絡間諜和網絡犯罪等違法行為。要加強網絡執法,進壹步明確互聯網信息管理部門網絡行政執法的邊界和路徑,加快電子證據保全、網絡痕跡比對、網絡支付監控、網絡黑洞搜索等技術手段建設。要大力懲治非法網絡公關和網絡謠言,堅決打擊“三俗”思潮,查處壹批網絡違法犯罪典型案件,真正做到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提高執政骨幹隊伍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著力加強黨性修養和提高素質,著力加強和改進幹部培訓,著力提高領導幹部新媒體能力素質。要把國內外互聯網管理新媒體、新技術、新趨勢、新應用、輿情信息研判應對、網絡輿情危機處置引導等納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大規模幹部培訓、競爭性選拔、幹部考察考核,推動新媒體知識“新五進”進中心組、進黨校主班、進選拔任用、進手機報、進年度考核,努力建設壹支懂互聯網、用互聯網的執政骨幹隊伍。要與時俱進,努力提高網導隊伍的研究能力和實戰能力。
提高網民自我表達、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網絡素養。要通過網絡文化節、網民節、網絡媒體協會等自律組織,提高網民網絡素質和道德水準,增強獲取、分析、衡量和傳播網絡信息的能力,學會理性、平和地上網。
只有提高引導力,唱響網絡主旋律,才能凸顯網絡作為公共權力的延伸和補充,以及作為公共代言人的雙重作用。主動搭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壯大主流思想輿論的“天下”與“民心”之間的腳手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