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拼音:zi Xiāng máo dün。
成語解釋:自我:自我;相:互;矛:矛,古代用於攻擊的武器;盾:盾牌,古代用於防禦的武器。用妳自己的矛去刺妳的盾。比喻前後矛盾或自相矛盾。也指同事之間的爭吵或沖突。
成語出處:
1、北齊魏守《舒威李興業傳》:“青巖不矛盾嗎?”
2.北齊衛壽《舒威亮傳》:“勇與不勇是矛盾的。”
3.宋立防《大宋東海徐公墓誌銘》:“要求和解,重用決戰,是自相矛盾的。對妳來說不危險嗎?”
4.宋·王觀《學林·言行》:“聖人之言行,當視為自相矛盾。”
成語寓意
這個成語道出了儒生“混淆律與文”的思維矛盾。世界上不可能有牢不可破的盾和戰無不勝的矛。楚人片面誇大了矛和盾的作用,造成了無法自圓其說的局面。矛盾的故事告誡人們要實事求是,恰如其分,切不可市儈、誇張、自吹自擂。
這個商人自吹自擂,自相矛盾。結果他鬧了個笑話,食言了。這種不誠實的態度是不可取的。這個成語也告訴人們說話做事要實事求是,三思而後行。說話或做事要始終如壹,以免到了難以自圓其說,被問得啞口無言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