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詩詞三伏如下:
1、三伏熏蒸四大愁,暑中方信此生浮。——範成大《立秋二絕·三伏熏蒸四大愁》
翻譯:三伏天天氣炎熱,人們深感苦悶,在酷暑天方才讓人感到生活漂浮。
2、三伏天雨火,郎但籠窗坐。——明代李攀龍《四時子夜歌其三》
翻譯:三伏天熱得就好隨時在噴火,郎君在窗戶下坐著,什麽也不想做。
3、是時三伏天,天氣熱如湯。——白居易《送敏中新授戶部員外郎西歸》
翻譯:此時正值三伏天,天氣熱得就像煮沸的湯壹樣。
4、嶽陽三伏正炎蒸,爽氣淒風見未曾。——宋代陸遊《感昔》
翻譯:嶽陽的三伏天就像蒸籠壹般炎熱濕悶,空氣中沒有壹絲絲涼風。
5、?憐我老病者,三伏困熏蒸。——宋代張耒《寓陳雜詩十首其壹節選》
翻譯:可憐又老又病的人,在三伏之時受盡熏蒸之苦。
描寫三伏天酷熱的打油詩介紹如下:
1.炎光三伏晝,洞府宜幽步。——權德輿《九華觀宴餞崔十七叔判官赴義武幕兼呈書記蕭校書》
2.去年三伏中,葉舟梅水。——吳潛《謝世詩》
3.邇知三伏漲,驟甚八月潮。——馬壹浮《伏漲》
4.吟哦相對忘三伏,擬泛冰溪入雪宮。——蘇軾《次韻孫秘丞見贈》
5.二儀清濁還高下,三伏炎蒸定有無。——杜甫《又作此奉衛王》
6.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露彩朝還冷,雲峰晚更奇。——齊己《新秋》
7.年年有三伏,日日非故吾。——範成大《曉起信筆》
8.近之若冰雪,三伏無款袢。——方回《哭肯堂趙公擬老杜八哀體》
9.三伏適已過,驕陽化為霖。——杜甫《阻雨不得歸瀼西甘林》
10.炎蒸三伏有無中,十裏荷花四面風。——趙蕃《張帥置酒環波觴孫會之簽判嚴造道主簿及蕃作》
三伏天怎麽計算 什麽是庚日?
夏至三庚入伏是從“夏至日”開始往後數,數到第三個“庚日”便開始入伏了。第四個庚日到第五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的第壹個庚日到第二個庚日為末伏,這就是所謂的“三伏”。三伏是壹年之中最熱的時期,這是因為逐漸夜短晝長,陽光接近直射。
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為初伏,時間有10天,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第4個庚日則是中伏,有的時候是10天,有的時候是20天,而末伏壹般是第5個或者是第6個庚日,時間同樣是10天。所以三伏天並不壹定就只有30天,在有壹些特殊的年份,三伏天是40天。
入伏過後,氣溫升高,且潮濕悶熱,所以要預防中暑,飲食不宜過於清淡,應適當多吃雞、鴨、瘦肉、魚類、時令蔬菜和新鮮水果。空調室內外溫差不宜太大,以室內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夏天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如打遮陽傘、戴遮陽帽、戴太陽鏡等,最好塗抹防曬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