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國市雲梯鄉,又稱雲梯畬族鄉,下轄雲梯、白鹿、千秋、毛坦四個行政村,54個村民組,總人口6131人,其中畬族人口約占30%,是安徽省唯壹的畬族鄉。據公開資料顯示,該鄉東南面和浙江安吉縣、臨安市交接,全鄉總面積51.1平方公裏,境內風景秀麗,生態旅遊資源豐富,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是黃浦江、錢塘江、水陽江的源頭之壹。境內有千秋關、銅嶺關、壕塹關、烽火臺、炮臺等歷史古跡,尤其是始建於南宋時期的千秋關被列入《中國名勝詞典》,成為寧國市的八大風景之壹。據雲梯畬族鄉黨政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讓畬族文化得到更好弘揚,該鄉每年都舉辦“三月三”畬族歌會活動,通過畬族山歌、畬族婚嫁習俗、畬族舞蹈等節目,傳承和弘揚畬族文化,展示畬鄉新變化。 農歷三月初三春意盎然,畬家處處鳥語花香。這壹天,寧國畬鄉人民迎來了畬族的傳統節日。在美麗如畫的雲梯畬族鄉,壹場隆重的民俗文化活動——“三月三”歌會正在舉行。
穿戴著色彩艷麗的民族服飾,踏著《好日子》的歡快節奏,安徽畬鄉·雲梯“三月三”歌會拉開了大幕。畬鄉對歌《茶歌》、畬族婚嫁民俗表演、小合唱《唱不完的畬鄉好春光》……壹系列精彩的節目讓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的觀眾享受了壹場獨特的民俗文化盛宴。
“唱了30年歌,這是第壹次表演給這麽多人看。”第壹次登上大舞臺表演的村民藍根樹告訴記者,希望能夠通過這場盛會讓更多的人了解畬族的文化,把畬族文化更好地弘揚出去。 千秋關位於天目山西麓,寧國市南部,與浙江省臨安市橫路鄉交界,距寧國市區60公裏。千秋關古名千秋嶺。千秋嶺高398米,溪谷幽深,層巒疊崗,地勢險要,有“壹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是皖南寧國通往浙江余杭的咽喉要道,為歷來兵家必爭之地。
據嘉靖《寧國縣誌·關津橋渡》記載:“千秋關,治東南壹百裏,宋南渡時所建”,置關戍守京城臨安,始名為“千秋關”,寓千秋萬代吉祥如意之名。原有指揮洞,點將臺、炮臺等設置,關頂置炮九門。清同治二年(1863)太平軍駐守此關,又安裝大炮數門,今已廢圮。關東邊山岡上通往豪圲關的跑馬槽依稀可辨。現存千秋關洞門為清朝鹹豐三年(1853)重修,增設外關。內關與外關間隔約30米,因修公路,外關已毀,內關仍存。關基用大塊方石叠砌,關殘高3.82米,長25.25米,厚7.17米,拱門高2.24米,寬2.05米,關門上嵌石匾,橫鐫“千秋関”三個大字。
《資治通鑒》記載,五代十國後梁乾化三年(913),吳國吳王楊隆演遣吳行營招討使李濤帥眾二萬人,經千秋嶺,攻打吳越國。吳越國錢元瓘在千秋嶺上大敗吳國軍隊,俘李濤及副將鹹知進和士兵八千余人。
《續資治通鑒》記載:元至正十壹年(1351),農民起義領袖徐壽輝、李二、羅田率紅巾軍攻占寧國縣後,於次年,分兵南征,攻占千秋關。元軍副萬戶董搏霄設計戰敗徐壽輝義軍,復奪回千秋關。收復於潛、安吉、廣德、寧國、徽州等地。
古代千秋關多次發生激戰。1928年冬,為了推翻國民黨的黑暗統治,千秋關下成立了中國***產黨寧國縣第壹個黨組織——中***寧國特支,點燃了寧國的革命火種,千秋關壹帶成為寧國革命根據地之壹。
1937年3月,國民黨192師500兵力,由江蘇潰逃取道千秋關,與挺進浙江的紅軍第二團第十支隊相遇,在千秋關上激戰數小時。紅軍擊斃192師8人,繳獲輕、重機槍9挺,步槍85支。時稱千秋關遭遇戰。
千秋關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千秋嶺“山嶽若城廓之狀,風土有生化之機”(吳潛先祖吳仁壽語),她孕育了關下壹代又壹代的棟梁之材。
千秋關下盛氏家族,自唐代始,人才輩出,先後三十余人在朝為官,其中盛珰、盛豫、盛度最富盛名。盛豫仕吳越國,926年至930年任余杭令,後升為太傅。978年隨吳越王錢俶赴大宋國都城開封,獻吳越國版圖戶口冊歸宋,授度支郎,贈太師。出使歸來,盛豫舉止安詳,神態自若。人說:“盛太傅無憂色,吾屬安矣。”在吳越歸宋,全國統壹的歷史關鍵時刻,盛豫起到了安定人心,促進團結的作用。
北宋有“三蘇”,南宋有“三吳”。三吳的家就在千秋關下雲梯村。父親吳柔勝,淳熙八年(1181)進士。柔勝三子吳淵,嘉定七年(1214)進士。柔勝四子吳潛,嘉定十年(1217)進士第壹,為科舉時期寧國縣第壹個狀元。
千秋關下還孕育了中國壹代佛學宗師——宗杲,他對佛教事業孜孜以求,終身探悟,壹心向佛,創立看話禪,為中國佛教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北宋欽宗皇帝(1126年)賜其紫衣袈裟、封其為“佛日大師”;南宋孝宗皇帝(1162年)封其為“大慧禪師”。
千秋關下仙家村的仙克謹,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吏部尚書奚季虎、吳璞(吳潛長子),參知政事饒虎臣,兵部侍郎虞儔,大理寺卿奚士遜,……都是從千秋關下走出去的進士。
當年“風雲廣州港,威鎮上海灘”的上海警備區司令楊虎(1889—1966),也是從千秋關下走出去的。
千秋關古代詩人題詠頗多,唐代詩人羅隱題詠《送梅處士歸寧國》:“十五年前即別君,別時天下未紛紜。亂罹且喜身俱在,存沒那堪耳更聞。良會謾老悲曩跡,舊交誰去吊荒墳。殷勤為謝逃名客,想望千秋嶺上雲。”詩人壹路目睹戰亂後的淒慘景象,發出內心的感慨,。壹個“雲”字將千秋嶺的壯麗景象描寫得淋漓盡致,多麽想再此相望。同時,借“想望千秋嶺上雲”來表達晚年能再次見到老朋友的美好願望。“想望千秋嶺上雲”傳為千古佳句。
南宋兵部侍郎寧國人虞儔,賦詩《千秋嶺》:“輕陰漠漠雨班班,嶺上風來壹解顏。已是去天才尺五,卻令緩步有躋攀。飛泉百道縈羅帶,列岫千峰擁翠鬟。應是北堂春正滿,幾回回首望家山。”詩人為什麽“幾回回首望家山”呢?是舍不得離開這風景秀麗的家山嗎?並非完全這樣。從他回家鄉所作的另壹首詩《和陳倅題留奉聖》(奉聖舊為寧國縣白雲山禪院名):“……饑饉有流離,十室九不爨……”連年不斷的戰爭,給家鄉帶來巨大災難。家鄉的百姓十戶就有九家因為沒有米而不燒火做飯,因饑饉而流離失所。壹道高峻的千秋關似萬裏長城壹樣,把家鄉推向了“長城”關外。他怎能不壹次次地回首深情眺望家鄉的山,家鄉的水,家鄉的百姓啊!
清光緒五年(1879)始,浙中景寧、蘭溪壹帶畬族同胞陸續遷來寧國,環千秋關山脈居住,鑿石造田,田大者可臥,小者可坐,層層梯田,螺旋而上。而今千秋關所在地為雲梯畬族自治鄉。
104省道(河千公路)經千秋關右側越關而過,為皖、浙的主要交通線。今天,千秋關隧道即將打通。
1981年,千秋關以其深厚的歷史文化承載,被載入《中國名勝辭典》。1987年被列為寧國縣重點保護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