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義者宜也是什麽意思

義者宜也是什麽意思

意思是:所謂義,就是適宜,適宜之中。

出自:子思[戰國時期]《中庸》第二十章。

原文: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義者宜也,尊賢為大。

釋義:所謂仁,就是愛人,愛人之中,以親近自己的親人最重要;所謂義,就是適宜,適宜之中,以尊敬賢人最重要。

擴展資料:

義和仁

中國華夏壹種含義極廣的道德範疇。義謂天下合宜之理,道謂天下通行之路。

本指公正、合理而應當做的。管子最早提出了“義”(管仲,《管子·卷壹·牧民第壹》)“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右國頌”,“何謂四維?壹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

最早是會意字。從我,從羊。“我”是兵器,又表示儀仗;“羊”表示祭祀品。本義:正義;我的威儀;合宜的道德、行為或道理;有義德之美。

義的源字是羊在上,下邊是人手持戈。上面的羊,有兩種解釋:壹種是形,上邊兩點左右均分,中間也是左右對稱,象征公平之意。

第二種解釋是祭祀的羊,表達的是信仰。而下邊是持戈的武士,也可以是我的意思。源字的意思就是:為了公平(或信仰)而戰鬥,對個人則是我為公平(或信仰)而戰鬥。

仁義的解釋與定位,最早應屬老子。《道德經》:上德無為(讀衛),而無以為也;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也。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也;上義為之,而又以為也。

道、德、仁、義、禮。

仁者非慈。道為原始,德配太初,仁括陰陽。而至於慈?多為(讀衛),多顧,多柔,多偏。是以自古先賢乃有“仁者無敵”,仁義之師,慈不掌兵之論。

仁,道德之下,親近、親和。人倫孝悌,自然無為(讀衛)。正所謂,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仁義非慈,非虛,非名;無為而無畏。

真正仁義不僅包括“殺身成仁,舍身取義”這類大仁大義。也包括親善、親和,孝悌!等等這類的,融於人們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人情、禮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