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瀾滄江和湄公河怎麽劃分

瀾滄江和湄公河怎麽劃分

劃分:中國境內的瀾滄江和流出中國後的湄公河。

瀾滄江是中國湄公河上遊的名字,藏語意為“張子河”。也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大河之壹。

湄公河,發源於中國唐古拉山東北坡,在中國叫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後的河段叫湄公河。

湄公河全長4909公裏,是亞洲最重要的跨國水系,也是世界第七大河流。主要源頭是紮曲,發源於中國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它流經中國、老撾、緬甸、泰國、柬埔寨和越南,在越南胡誌明市流入南海。除中國和緬甸外,該流域是湄公河委員會的成員。

擴展數據湄公河的名稱

湄公河的正式名稱來源於泰語Mae Nam Khong的縮寫,Mae Nam(?)直譯為母親河,引申為大河,而Khong()由Krom或Khom壹詞演變而來,是古代泰國境內生活在河流流域的高棉人(更準確地說是孟高棉語系)的名稱。

因此,湄公河是泰國人(即生活在今泰國和老撾的傣泰人)的名字,原意為“高棉河”。後來緬甸語和高棉語借用了“湄公河”這個名稱。湄公河在不同地區的叫法如下:

中國和西藏:郭永渠、紮曲、紮曲。

中國雲南:瀾滄江(傣語意為“百萬頭大象”)

緬甸:湄公河(湄公河)

老撾,泰國:湄公河(?,“梅南宮”)

柬埔寨:湄公河(“東麗湄公河”)和大河(“東麗河”)

越南南部:湄公河(南?ng Mê K?Ng)、大禾(s?ng L?n)、九龍江(s?ng C?u Long)

瀾滄江上遊有兩個源頭:北部的雜曲河和南部的惡木曲河。

百度百科-瀾滄江

百度百科-湄公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