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輕人就是西漢著名的外交家、軍事家傅介子。十幾歲的時候,傅介子才華橫溢,學識淵博。但在崇尚武俠的社會風氣影響下,他的文采並沒有得到時代的重視。傅介子決心以張騫為榜樣,以武力報國。
傅介子的全才終於被趙涵知道了。在廣豐統治時期,當他還是壹名年輕的軍官時,他被趙涵任命為戰馬監督官,並作為特使被派往大灣購買壹輛帶血的寶馬。
當時西域局勢極其混亂。匈奴重整旗鼓後,卷土重來,不斷擴張勢力。而西域小國,如龜茲、樓蘭等,投靠匈奴,經常在古驛道上搶劫漢朝的使臣和過往商人。尤其樓蘭地處咽喉,其劫掠更是危害巨大。樓蘭王是個貪婪任性的小人,很多中國使節都死在他的屠刀下。於是,趙涵皇帝命令傅介子在去大灣的路上經過龜茲和樓蘭。
傅介子到達西域後,他和使臣們分頭訪問西域各國,宣示漢朝的威望,獎賞那些與漢朝友好的國家。在龜茲和樓蘭,傅介子明白了其中的大義,說他有興趣,問了他的罪責。他的凜然正氣讓二王肅然起敬,他們都認罪投降了。在壹個月黑風高的夜晚,傅介子帶領部下在龜茲突然出擊,殺死數十名匈奴使者,有力地震懾了龜茲的親匈奴派。
傅介子回國後,以軍功拜仲郎,升任平樂監。
很快,西域傳來消息,樓蘭、龜茲離開傅介子後,反叛漢朝,勾結匈奴。傅介子通過大將軍霍光,再次請求被發配。
請求獲準後,傅介子帶領士卒,帶著大量的黃金和絲綢從長安出發前往西域。到了樓蘭都城後,他自稱是代表漢室朝廷前來賜賞的,可是見到樓蘭王時,他並沒有拿出任何財物。樓蘭的王安很失望,對他很冷淡。第二天,傅介子假裝離開樓蘭。在樓蘭西部邊境,他對樓蘭郵政局長說:“請妳轉告國王,漢朝的使臣帶了許多金錦到其他國家。因為妳們的國王對我們無禮,我不得不把這些財產讓給其他國家。”樓蘭王聞訊,非常後悔。他急忙向傅傑子賠罪。傑子給他看了他在郵局裏帶來的財寶和財物。安貴眼花繚亂,完全放棄了對傑子的警惕。然後傑子獻酒吃飯。樓蘭王喝醉了,對他耳語道:“陛下,我奉天子之命,要和您單獨談談。”於是王平退到了樓蘭周圍。這時,介子推壹聲令下,早已埋伏在幕後的兩名勇士沖了出來,刺向樓蘭王。樓蘭王的隨從聽到動靜,想沖進去,傅介子厲聲道:“漢軍到了,誰敢動就滅九族。聽著,我奉天子之命而來。安貴應該被殺。妳應該讓王子做國王,壹起幫助他。如果妳將來造反,妳會像安貴壹樣受到懲罰並被砍頭。”樓蘭士卒見其威嚴,紛紛將劍擲於地,以示臣服。傅介子手裏拿著安貴的人頭來到樓蘭宮,搖鈴召集樓蘭大臣,宣布安貴叛國,並獎賞順從漢朝的王公大臣。壹時間,樓蘭臣民全部投降。
當樓蘭投降的消息傳回長安時,趙涵皇帝非常激動,朝廷的文武大臣都稱贊傅介子的偉大貢獻。
漢昭帝稱贊傅介子的功績,封傅介子為益陽侯,食邑七百戶。
傅介子的傳奇經歷為後人所欣賞,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詩中贊美他:“願為腰間之劍,直斬樓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