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古代漢語的基本內容概括400

古代漢語的基本內容概括400

古代漢語的基本內容是:文字、詞匯、語法、語音。

1、文字。從有系統可尋的商代甲骨文到現在所使用的楷書字,漢字的形體經歷了壹個漫長的演變過程。為著描述不同歷 史時期的漢字的大體形貌,人們將漢字形體的演變化劃分為六個階段。這六個階段及其代表字體分別是:商 代的甲骨文、周 代的金文、戰國時代的金石竹帛文、秦 代的小篆、漢 代的隸書、魏 晉至今的楷書(包括行書與今草)。其中以秦漢之際為界,秦代的小篆和小篆以前的字體統為古文字,漢代的隸書和隸書以後的字體統稱為今文字。古文字與今文字之間的過渡字體是秦 漢之際流行的古隸(又稱秦隸)。

2、詞匯。古代漢語是以單音詞為主的,特別是先秦的文言文,很少有雙音詞,即使常常兩個字連起來用的詞,也完全可以分開來解釋。詞匯是語言中最活躍的要素,而詞義的變化又比詞形的變化更為顯著。嚴格地說,“古今詞義”這個概念,應當指的是不 同歷史 時期的詞義----先秦對漢代來說是古代,漢代可以稱今;先秦、漢 代對唐 代說來是古,唐代又可以稱今;漢唐對清說來是古,清代相對說來是今;沮代對現代說來也是古,現代自然是今。詞義在不同的時代都有發展,因而也都需要辨異。不過,在壹般的古代漢語基礎課裏所說的“古今詞義”,是壹個特定的概念。這個概念比較籠統,指的是文言文的詞義和現代漢語的詞義的關系,也就是說,把古代文獻的詞義,當成壹個整體來看,不再計較它內部的小段分期。它是壹個古漢語教學體系中的概念,而不是專門的、嚴格的詞匯史概念。所以這樣確定“古今詞義”的內涵,是因為漢語在相當壹面時期內言脫節,後代文言文壹般仿效先秦文獻言語言,自然的差異固然存在,但人為的求同又很顯著,對壹般的文言文閱讀說來,完全可以把整個的文言文存在時期看成壹個大階段而對內部的小階段差異忽略不計。

3、語法。古代漢語和現代漢語壹樣,某個詞屬於某壹詞類壹般是比較固定的,各類詞在句子中充當什麽成份也往主有壹定的分工.比如名詞經常作主語、賓語、定語,動詞經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常用作定語、狀語、謂語,數詞經常用作定語。但是,在古代漢語裏,某些詞在壹定的條件下,可以按照壹定的語言習慣靈活運用,臨昨具有另壹類詞的語法功能。詞的這種臨時的靈活運用,叫做詞類活用。

4、語音。與語言的其他要素壹樣,語音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不過這種變化是緩慢的,只有積 聚壹定程度時才能被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