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選拔
隨著社會分工的日益細化,以及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個體與個體之間,組織與組織之間的競爭態勢不斷從廣度與深度兩個方面發展,工作本身對人的素質和心理適應性的要求越來越高。許多待遇優厚、工作舒適、社會地位高的職位常常具有眾多的求職者,此時,單憑個人經驗的選拔方法無法對人的心理素質進行科學準確的評估。在人力資源管理領域,人才測評可以用來對人才進行選拔。人才測評的運用可以使人事決策更為科學、準確,並可大大提高選拔的效率。
二、人員配置
不同的工作對人的素質要求有所不同,而每壹個人的素質又具有不同的特點,這就要求在人員和工作之間選擇最佳匹配。只有讓每位員工做適合自身素質的工作,讓每個崗位由具備該崗位素質要求的員工來擔任,才能提高工作效率。通過人員素質測評,可以對個體的興趣、人格、能力、技能等多方面進行分析,為實現人才的合理安置提供信息。
三、人員開發
不同的組織都將開發員工的潛能做為壹項重要的任務。培訓作為人力資源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越來越復雜,成本越來越大。運用人才測評可以判斷員工各方面為工作所需要的素質,描述其素質結構,為制定有效的培訓方案提供依據。
四、考核
眾所周知,現代的人事考核已不僅僅局限於單純的工作產出績效考核,也越來越多地涉及工作中的行為、態度、勝任力等,這些內容的考核不同於傳統的績效考核,很難由直接的工作產出來表示,這就需要運用專門針對行為和內在品質進行量化描述、分析的心理測量技術。人才測評能夠提供關於個體的行為的描述,形成對被測者的全面的評價,從而為人事考核提供依據。
五、晉升
晉升是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激勵員工的重要手段。假如沒有合理的晉升手段和晉升政策使得優秀的人員放到適合的崗位,同時,沒有阻止無能力的人員到達不合適的崗位,那必然會增加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影響企業的快速發展。借助人才測評,可以使組織管理者對晉升的候選人進行考察,降低人事決策的風險。
人才測評常見方法:
1、履歷分析
個人履歷檔案分析是根據履歷或檔案中記載的事實,了解壹個人的成長歷程和工作業績,從而對其人格背景有壹定的了解。近年來這壹方式越來越受到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重視,被廣泛地用於人員選拔等人力資源管理活動中。使用個人履歷資料,既可以用於初審個人簡歷,迅速排除明顯不合格的人員,也可以根據與工作要求相關性的高低,事先確定履歷中各項內容的權重,把申請人各項得分相加得總分,根據總分確定選擇決策。 研究結果表明,履歷分析對申請人今後的工作表現有壹定的預測效果,個體的過去總是能從某種程度上表明他的未來。這種方法用於人員測評的優點是較為客觀,而且低成本,但也存在幾方面的問題,比如:履歷填寫的真實性問題;履歷分析的預測效度隨著時間的推進會越來越低;履歷項目分數的設計是純實證性的,除了統計數字外,缺乏合乎邏輯的解釋原理。
2、紙筆考試
紙筆考試主要用於測量人的基本知識、專業知識、管理知識、相關知識以及綜合分析能力、文字表達能力等素質及能力要素。它是壹種最古老、而又最基本的人員測評方法,至今仍是企業組織經常采用的選拔人才的重要方法。 紙筆考試在測定知識面和思維分析能力方面效度較高,而且成本低,可以大規模地進行施測,成績評定比較客觀,往往作為人員選拔錄用程序中的初期篩選工具。
3、心理測驗
心理測量是通過觀察人的具有代表性的行為,對於貫穿在人的行為活動中的心理特征,依據確定的原則進行推論和數量化分析的壹種科學手段。心理測驗是對勝任職務所需要的個性特點能夠最好地描述並測量的工具,被廣泛用於人事測評工作中。 (1)標準化測驗。標準化的心理測驗壹般有事前確定好的測驗題目和答卷、詳細的答題說明、客觀的計分系統、解釋系統、良好的常模、以及測驗的信度、效度和項目分析數據等相關的資料。通常用於人事測評的心理測驗主要包括:智力測驗、能力傾向測驗、人格測驗、其它心理素質測驗,如興趣測驗、價值觀測驗、態度測評等。標準化的心理測驗同樣具有使用方便、經濟、客觀等特點。 (2)投射測驗。投射測驗主要用於對人格、動機等內容的測量,它要求被測試者對壹些模棱兩可或模糊不清、結構不明確的刺激做出描述或反應,通過對這些反應的分析來推斷被試者的內在心理特點。它基於這樣壹種假設:人們對外在事物的看法實際上反映出其內在的真實狀態或特征。投射技術可以使被試者不願表現的個性特征、內在沖突和態度更容易地表達出來,因而在對人格結構、內容的深度分析上有獨特的功能。但投射測驗在計分和解釋上相對缺乏客觀標準,對測驗結果的評價帶有濃重的主觀色彩,對主試和評分者的要求很高,壹般的人事管理人員無法直接使用。
4、筆跡分析法
運用筆跡學知識和技術,對具體的筆跡現象進行心理學意義的測量和評估,得出有關筆跡書寫者個性特征與內心世界諸方面的結論。如:"臨摹直覺感知分析法”。
5、迷宮遊戲法(e-profiling)
通過迷宮遊戲的方式搜集測評者的信息,是評估人的表現和表現能力的新方法,它以心理診療,醫學以及神經學的最新科學研究成果為基礎,有效的克服了被測者記憶考題產生的問題,從心理學、神經學的雙重角度對測評者給出客觀而科學的評價.迷宮遊戲法有著簡捷、方便、高效度、高信度、低成本、隱蔽性強、無傾向性、趣味高等優勢。歐美國家,在人才的招聘和選拔過程中已廣泛使用迷宮遊戲法這種人才測評方法.最早推出迷宮分析法的是德國的e-profiling公司和g?ttingen(哥廷根)大學,因此這種方法也簡稱為e-profiling測評法。
6、面試
面試是通過測試者與被試者雙方面對面的觀察、交談,收集有關信息,從而了解被試者的素質狀況、能力特征以及動機的壹種人事測量方法。可以說,面試是人事管理領域應用最普遍的壹種測量形式,企業組織在招聘中幾乎都會用到面試。面試按其形式的不同可以分為結構化面試和非結構化面試。 (1)、結構化面試。所謂結構化面試就是首先根據對職位的分析,確定面試的測評要素,在每壹個測評的維度上預先編制好面試題目並制定相應的評分標準,對被試者的表現進行量化分析。不同的測試者使用相同的評價尺度,對應聘同壹崗位的不同被試者使用相同的題目、提問方式、計分和評價標準,以保證評價的公平合理性。 (2)、非結構化面試。非結構化面試則沒有固定的面談程序,評價者提問的內容和順序都取決於測試者的興趣和現場被試者的回答,不同的被試者所回答的問題可能不同。 面試的特點是靈活,獲得的信息豐富、完整和深入,但是同時也具有主觀性強、成本高、效率低等弱點。
7、情景模擬
情景模擬是通過設置壹種逼真的管理系統或工作場景,讓被試者參與其中,按測試者提出的要求,完成壹個或壹系列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測試者根據被試者的表現或通過模擬提交的報告、總結材料為其打分,以此來預測被試者在擬聘崗位上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水平。情景模擬測驗主要適用於管理人員和某些專業人員。常用的情景模擬測驗包括: (1)、文件筐作業。將實際工作中可能會碰到的各類信件、便箋、指令等放在壹個文件筐中,要求被試者在壹定時間內處理這些文件,相應地作出決定、撰寫回信和報告、制訂計劃、組織和安排工作。考察被試者的敏感性、工作獨立性、組織與規劃能力、合作精神、控制能力、分析能力、判斷力和決策能力等。 (2)、無領導小組討論。安排壹組互不相識的被試者(通常為6-8人)組成壹個臨時任務小組,並不指定任務負責人,請大家就給定的任務進行自由討論,並拿出小組決策意見。測試者對每個被試者在討論中的表現進行觀察,考察其在自信心、口頭表達、組織協調、洞察力、說服力、責任心、靈活性、情緒控制、處理人際關系、團隊精神等方面的能力和特點。 (3)、管理遊戲。以遊戲或***同完成某種任務的方式,考察小組內每個被試者的管理技巧、合作能力、團隊精神等方面的素質。 (4)、角色扮演。測試者設置壹系列尖銳的人際矛盾和人際沖突,要求被試者扮演某壹角色,模擬實際工作情境中的壹些活動,去處理各種問題和矛盾。 情景模擬測驗能夠獲得關於被試者更加全面的信息,對將來的工作表現有更好的預測效果,但其缺點是對於被試者的觀察和評價比較困難,且費時。
8、評價中心技術
評價中心技術在二戰後迅速發展起來,它是現代人事測評的壹種主要形式,被認為是壹種針對高級管理人員的最有效的測評方法。壹次完整的評價中心通常需要兩三天的時間,對個人的評價是在團體中進行的。被試者組成壹個小組,由壹組測試人員(通常測試人員與被試者的數量為1:2)對其進行包括心理測驗、面試、多項情景模擬測驗在內的壹系列測評,測評結果是在多個測試者系統觀察的基礎上,綜合得到的。 嚴格來講評價中心是壹種程序而不是壹種具體的方法;是組織選拔管理人員的壹項人事評價過程,不是空間場所、地點。它由多個評價人員,針對特定的目的與標準,使用多種主客觀人事評價方法,對被試者的各種能力進行評價,為組織選拔、提升、鑒別、發展和訓練個人服務。評價中心的最大特點是註重情景模擬,在壹次評價中心中包含多個情景模擬測驗,可以說評價中心既源於情景模擬,但又不同於簡單情景模擬,是多種測評方法的有機結合。 評價中心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得出的結論質量較高,但與其它測評方法比較,評價中心需投入很大的人力、物力,且時間較長,操作難度大,對測試者的要求很高。
推薦:北森的測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