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英語詞典 - 佛經中的“壹劫”是多長時間

佛經中的“壹劫”是多長時間

(名數)壹個之劫也。劫示長時,為梵語,有大中小之三劫。

三劫

1、壹小劫

人壽由最初的八萬四千歲起,每過壹百年減壹歲,減至十歲止,再由十歲起每過壹百年增壹歲,增至原來的八萬四千歲,這樣壹減壹增,為壹小劫。以數學方式來計算,壹小劫等於(84000-10)x100x2即1679.8萬年。

經典中常有此語,如法華經∶『教菩薩法,佛所護念,六十小劫不起於座;時會聽者亦坐壹處,六十小劫身心不動,聽佛所說,謂如食頃。』

《長阿含經》中釋迦牟尼佛說:『拘樓孫佛時。人壽四萬歲。拘那含佛時。人壽三萬歲。迦葉佛時。人壽二萬歲。我今出世。人壽百歲。……八萬歲時人。女年五百歲始出行嫁。時。人當有九種病。壹者寒。二者熱。三者饑。四者渴。五者大便。六者小便。七者欲。八者饕餮。九者老。時。此大地坦然平整。無有溝坑.丘墟.荊棘。亦無蚊.虻.蛇.蚖.毒蟲。瓦石.沙礫變成琉璃。人民熾盛。五谷平賤。豐樂無極。是時。當起八萬大城。村城鄰比。雞鳴相聞。當於爾時。有佛出世。名為彌勒如來.至真.等正覺。十號具足。』

現在我們正處於減劫,雖然科技很發達,但是人們的平均壽命是遞減的。佛陀出世的時候人類的平均壽命是100歲,現在人類的平均壽命是70歲左右。

2、壹中劫

合二十個小劫為壹中劫,壹中劫***有3.3596億年。

3、壹大劫

丁福保《佛學大辭典》中解釋大劫:謂成、住、壞、空之四期為壹周,為八十增減之時量。舊譯稱之為四中劫,新譯稱之為八十中劫。

陳義孝《佛學常見辭匯》中解釋壹大劫:歷成、住、壞、空四個中劫,為壹大劫,壹大劫***有13.4384億年,為壹世界由成至毀的年數。

朱芾煌《法相辭典》中解釋壹大劫:瑜伽二卷六頁雲:又此世間,二十中劫壞,二十中劫壞已空,二十中劫成,二十中劫成已住。如是八十中劫,假立為壹大劫數。——這樣的話,壹大劫相當於268.768億年。成劫和住劫合計為134.384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