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緣大慈,同體大悲。
佛菩薩都是以這種慈悲心為本體,所以得無上清凈智慧。
無緣大慈:可以理解為大愛,大愛的特征是:無私,平等,真誠。
同體大悲:可以參照金剛經。眾生本是佛,本無眾生,只因顛倒的猜想,所以經歷種種苦難。因為本質是,無我,無人。可是現實中卻分了妳我,佛看清楚了這件事情,自然爾然產生了同體大悲心。
圓覺經中講,因起清凈,意思就是這個宇宙,這個世界的本源、本質是清凈(類似於老子的無為道),這個清凈的本體分化成了慈悲,智慧,等種種美好的德性。
現代人想要真正理解慈悲的含義,必須結合科學的理論來完成。
我們知道,潛意識對於人的作用,比如現在流行的成功學,就是用不斷的積極的想法去灌輸潛意識,使人獲取強大的精神力量,以改變人的行為模式。
所以潛意識是人的根本,而佛菩薩們的潛意識裏都是清凈慈悲的內涵,所以他們的行為和凡夫俗子不壹樣。
壹般平常人,只用大腦來思維慈悲心,然後斷然說,不可能。
其實那正是修改人的潛意識,完善人格的壹個科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