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論宗的國語詞典是:中國佛教宗派之壹。主要以研習龍樹的《中論》、《十二門論》及《提婆百論》而得名。源於鳩摩羅什譯出三論,師徒講習,至隋吉藏集大成,是中國佛教諸宗中最接近印度中觀思想的壹派,至唐代漸趨沒落。拼音是:sānlùnzōng。結構是:三(獨體結構)論(左右結構)宗(上下結構)。註音是:ㄙㄢㄌㄨㄣ_ㄗㄨㄥ。
三論宗的具體解釋是什麽呢,我們通過以下幾個方面為您介紹:
壹、詞語解釋點此查看計劃詳細內容
中國佛教宗派。崇尚印度中觀學派的《中論》、《百論》和《十二門論》,因以得名。
二、引證解釋
⒈中國佛教宗派。崇尚印度中觀學派的《中論》、《百論》和《十二門論》,因以得名。後秦鳩摩羅什譯出“三論”後,師徒相傳。至隋代吉藏集為大成,蔚為大宗。該宗自稱大乘菩薩藏,在教義上提倡真俗二諦和“八不”中道之說。後傳入朝鮮、日本。參閱《中國佛教·三論宗》。
三、網絡解釋
三論宗(中國隋唐時代佛教宗派)三論宗,是中國隋唐時代佛教宗派,祖庭為西安草堂寺;南京棲霞寺。因據印度龍樹《中論》、《十二門論》和提婆《百論》三部論典創宗而得名。又因其闡揚“壹切皆空”、“諸法性空”而名空宗或法性宗。後秦鳩摩羅什傳譯《三論》,盛倡龍樹、提婆之學,為創立三論宗奠定了理論基礎。後來,南朝劉宋時僧朗將鳩摩羅什、僧肇的學說傳入江南。僧朗弟子僧詮,僧詮門人法朗,數代相傳,教義漸趨成熟。法朗門人吉藏集鳩摩羅什、僧肇、僧詮、法朗等人的三論學說的大成,創立三論宗。吉藏門下有慧遠、碩法師等,碩門人有元康,繼續弘揚“三論”。但是流行不久,該宗即漸趨衰微。
關於三論宗的成語
開宗明義耀祖光宗當世儒宗祖宗家法傳宗接代毀宗夷族文章宗工論千論萬覆宗滅祀
關於三論宗的詞語
強宗右姓祖宗家法破國亡宗覆宗滅祀傳宗接代顯祖揚宗復宗絕嗣耀祖光宗當世儒宗開宗明義
點此查看更多關於三論宗的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