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輯解的沈陽地區三十余個民間流行習語,是從20世紀60年代以來陸續出現並流行壹時的語料中選取的,大都仍可聞於現今社會言語交際活動之中。這些流行習語基本上是首先在城市青少年口語中出現、流行,隨即擴散至郊區、縣鄉村,並逐漸向中老年人的非正式社交的口頭言語活動中蔓延。下面所輯,並非以其出現的大約時間先後為序,而是按漢語拼音音序排列。其中,詞性系就其語法功能中的職能作用而言。
敞亮形容詞。意思有三:1. 爽快,豪爽。例:“看人家這事兒辦得多~!”2. 使人感到心情格外舒暢、痛快,讓人興奮、高興。
例:“好!這消息讓人壹聽就~極了。”3. 大方,不小氣。例:“男人家,別婆婆媽媽、小裏小氣兒的,~點兒!好歹也得像個大老爺們兒樣兒啊。”單掐動詞。意思是壹對壹地進行,不要其他人相幫或參與。
例:“來!有種的咱倆~,誰也別摻乎。”沈陽方言稱兩人交手廝打、比試高低為“掐仗”“掐架”,鬥蟋蟀亦稱之“掐”。
膽兒肥形容詞。膽子太大,過於敢幹。例:“怎麽的,就顯妳~是不?”墊動詞。意思是打。例:“~他壹頓!”墊,系“打墊炮”的省稱轉義,原指交手廝打時搶先拳擊對方下頦,使之口舌流血,又因系迅速、乘人不備出手的先發制人招法,亦俗稱“打電炮”,但“電”之本字當為“墊”。
掉架兒動詞。壹作“掉價兒”義如“潲色”。
掉鏈子“掉架兒”的戲謔說法。系就自行車掉鏈子而言。
哆嗦1. 驚駭,例:“嚇他壹~”;2. 無奈,失望,例:“這下子~了吧!”;3. 理睬,當回事兒,例:“我都不~他。”好使形容詞。管用,見效。例:“費了九牛二虎的勁兒,連吃奶的勁兒都使上了,誰承想就是不~,沒治啦!我算是認了。”忽悠兒動詞。意思有三:1. 哄弄,使人糊裏糊塗地順從。例:
“別忽悠兒了,這點意思誰還不明白!”2. 以巧言使人上當受騙,耍戲。例:“憑那兩個不法商販滿嘴冒沫地壹~,有人花冤大頭錢買假貨還以為占便宜了呢!”3. 自以為得意,忘乎所以。例:“別剛剛有點成績就~起來了,這才哪到哪呀!”究其語源,當系就用搖車或搖籃哄嬰兒睡覺而言。俗語說,“東北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姑娘叼個大煙袋;養活孩子吊起來。”末壹怪即指用搖籃育兒習俗。在當地,搖籃俗稱“悠車兒”。
結實形容詞。意思有二:1. 實實惠惠兒地,實實在在地。例:
“看這回,可得鬧個~的。”2. 令人滿意的。例:“這事兒辦得怎樣,老~了。”絕對形容詞。意思是獨壹無二,沒比的。義同“全抿”相近,是“絕對怎樣”的省語用法。例:“妳這手文章寫得可是~了。”除此而外,“絕對”又是個較流行的歇後藏詞語,語義隨具體語境而定。
例:“這事妳盡管放心大膽地交他辦好了,~!”個中“絕對”,則是“絕對沒問題”的歇後藏詞語說法。
拉硬兒動詞。意思有二:1. 逞能;勉為其難。例:“得了,不行就算了。別在那~了。”2. 故意支撐著裝硬氣,不服輸,或不認錯。例:“本來就沒什麽道理,不必~了!”此語系“拉(屙) 硬屎”的縮略語。《紅樓夢》第六回:“當日妳們原是和金陵王家連過宗的,二十年前,他們看承妳們還好;如今自然是妳們拉硬屎,不肯去親近他,故疏遠起來。”亦見於現代文學作品,如管樺《將軍河》第40章:“什麽硬撐著腰子的,到這時候了,還拉硬屎拿狼煙大話嚇唬人?”而“拉硬屎”又是俗語“瘦驢拉硬屎”的省稱。
老副詞。意思為極,非常,無與倫比。例:“~好了。”“~多了。”“~媲了。”老鐵兒名詞。最要好的朋友,至交。例:“有事兒妳去找他,壹提我就準行,我們倆是~,沒說的。”系“鐵哥們兒”的變異成式。
沒誰了形容詞性短語。讀méi shéi · Ie。意思有二:1. 除某人或某事物外,無與倫比,唯此最佳。例:“這玩意兒壹到手,就~。”2. 驕傲自負,目中無人。例:“在他自己看來,那是~,也不撒泡尿照照!”面1. 形容詞。意思是軟弱,懦弱。例:“他這人太~,讓人兩句話就給頂回來了。”2. 動詞。意思是因被拒絕、斥責或挫敗而尷尬,有失體面,臉上過不去。例:“剛壹露面,就叫人家給~到那兒了,進退兩難。”3. 動詞。意思是勝過。強於。例:“就憑我花的這個大價錢,這番挑選,怎麽也得~了他那過時的舊玩意兒。”4. 動詞。
意思是打或制服,系“打面糊”(打爛了) 的省稱。例:“~他壹頓。”“看我不~了妳才怪呢!”鬧語義、用法如“耍”。
媲普通話讀pì,在此讀bì。1. 形容詞。意思是好,同北京流行習語棒、帥、份兒、蓋、派等表示贊嘆、欣賞的用語語義、用法相近。例:“他這個發型太~了!”“這事幹得真~!”2. 動詞。意思是好於,勝過,強於,超出。例:“連熟手都給妳~了,真有兩下子!”“妳看這個款式,比那樣~不?”均系由“媲人”省略、引申而來,派生於“媲美”語義。
起刺兒動詞。意思有二:1. 不服氣,不順從。例:“妳這事辦的不公道,難怪人家壹勁兒~。”2. 調皮,有意出難題,搗亂。例:
“這人其他哪樣都不錯,就是好~。”究其語源,系就本質物體表面出現的毛刺現象而言。
輕飄飄形容詞。毫不費力,壹點都不費事,非常容易。例:“就這麽點事兒呀,看把妳愁得那樣子,讓我去辦,不是吹呀,~。”全踹語義有二:1. 形容詞。義同“全抿”,但語詞色彩較之更顯粗俗。例:“這個活要是讓他幹,~!”2. 動詞。意思是都拋棄掉。
例:“別聽他平時嘴上說得好聽,有那麽壹天得勢了,還不得把大家夥兒給~了!”本指交手廝打中,壹人抵眾而將對手全都踹倒打敗,由此派生而來。
全抿形容詞。意思是超過其他,無與倫比。例:“就憑妳那五把操,還不是~!”在沈陽方言中,俗稱壹種小梳子為“抿子”,用抿子梳攏頭發,稱為“抿”。同時,以刀宰殺畜禽也稱為“抿”;並且以刀割(人) 喉部,又叫“抿脖兒”。用“抿”指宰殺語義,當由其梳攏頭發之義引申而出,是以“抿子”作為“刀”的隱喻。作為流行習語的“全抿”,當系上述兩義綜合派生而來。
全抿絕對媲形容詞性短語。由“全抿”、“絕對”、“媲”三個流行習語合成為壹個慣用語格式的習用詞組,具有強調、充分肯定的功能,意思是毋庸置疑是極好、無與倫比的。例:“那還用說,~!”扔大個兒動詞性短語。意思有二:1. 有意顯示,嘩眾取寵。
例:“別看他在那兒壹勁兒~,其實任嘛兒不是。”2. 故意說出似乎自己可以倚仗、借助的力量或權勢人物,以威懾對方,向人施加影響或壓力。例:“怎麽個意思妳就直說出來,扔什麽大個兒呢!”大個兒,本地口語中指大人物,有影響、有地位或有本事的人物,重要人物。
又,舊稱搬運工人為“扛大個兒的”。
潲色動詞。讀sào sǎi。意思是有失體面,難堪;或有失身份、品格,不相配,不爭氣。例:“連小孩兒都說不出口的話,卻給妳這麽大的人當眾講出,真~!”系就染織、印染等物品退色而言。
收拾動詞。讀sóu · si或shóu · shi。意思是整治,弄。例:
“~這小子還得我出馬才行,對別人他不在乎。”“這事就由妳~去吧,我走了。”耍動詞。意思有二:1. 耍弄,欺騙。例:“這回妳可得格外小心,別再讓人給~了!”2. 開玩笑,不認真。例:“這事可不是好~的,弄不好大家夥兒都得跟著吃瓜落。”耍大刀“耍”的婉轉、戲謔式說法,義同。系就民間傳說或戲曲中三國人物關雲長手使大刀而言,由俗語“關公面前耍大刀”衍生而來。
提氣動詞。意思是光彩,體面,榮耀,或爭氣。例:“為沈陽爭光,給青年~。”(這是《沈陽日報》1983年4月21日頭版頭條消息,《公用局從北京扛回壹面大錦旗》的眉題) 系從中醫術語引申而來。
天兒名詞。意思是極限,無與倫比,或唯此最怎樣,取褒義。
例:“在這方面兒,他是~。”系“頂天兒”或“頂天兒的”之縮略形式。
玩兒輪子動詞性短語。意思有二:1. 使手段,耍花招,動心計。例:“咱們快人快事,直來直去,誰也別~。”2. 虛的,不實在的。例:“妳最好實實惠惠的,~就沒意思了。”系由俗語“轉軸兒”變化而來。
心情兒形容動詞。放浪形骸、隨心所欲地瀟灑,想做什麽就做什麽,無所顧忌。例:“哥們兒,今天妳就放開膽子~壹把不行?”壓咳嗽動詞。意思是:分量重,作用大;或具有較強的威懾作用,可即刻控制某種勢態、局面。例:“還是妳去吧,妳出面比我~。”究其語源,系就某種食物或藥物具有迅速止咳的功效而言。
壹畝三分地兒名詞性短語。指某壹範圍之內。例:“在他那~,別人誰也沒辦法。”本為小農經濟中耕種或產權歸屬農戶自家所有小塊土地、園田,借以指主要由某人支配、把握的壹定範圍。
賊1. 副詞。意思是極、非常、特別。例:“~媲”(極好);“~冷”(非常冷);“~亮”(特別亮)。2. 形容詞。意思是機敏,圓滑。
例:“這人太~了,事兒辦得滴水不漏。”或取貶義,指狡詐、詭惡。
例:“這家夥忒~,竟給他溜了。”值得指出的是,上述取義又與某些經典史書及明代白話通俗作品的用法相近、相通,甚至相合。例如《史記·酷吏列傳》:“始條侯以為(趙) 禹賊深,弗任。”其“~深”意謂用法狠酷刻深(取《辭源》解)。又如《三國誌·魏書·董二袁劉傳》:“董卓狼戾~忍。”其“賊忍”,意為狠毒殘忍。這當是流行習語取義的基點。《金瓶梅詞話》中有幾處“賊”的取義、用法,同現今沈陽流行習語相合。例如:第四十壹回中,寫吳月娘與喬大戶娘子做了親,孟玉樓說道:“如今人也~了,不幹這個營生,論起來也還早哩,才養的孩子,割什麽衫襟。”個中之“賊”,意即機敏、聰明,此取貶我,稱人狡猾。在古漢語中,“賊”又讀zé,從《史記》《三國誌》上述用例看,其語源除其敗壞、為害或指盜竊者等壞人外,已蘊含了“極”“非常”之義。
賊媲形容詞。意思是極好,沒比的。例:“這身衣服,無論衣料、做工還是款式,都~!”運用沈陽話為語料的壹段相聲中,有條歇後語笑料:“小偷兒拉電門——~ (閉)。”以“小偷兒”作為隱指“賊”的同義詞,以“拉(電門) ”諧同義詞“閉(電門) ”並諧音隱“媲”字,頗具鄉風情趣。
這些流行習語既富於沈陽話的韻味、黑土地的風格,又並不膚淺,往往語出有因,源遠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