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中國美學史為背景,以生成論和內在美學理論為依據,運用群比較的方法,結合大量的考證,論證了老莊人生境界向審美境界生成的機制、原因和過程。
並力圖在對立兩極中把握老莊美學思想的本來面目,糾正現成理論在這壹問題上的弊端和片面性,為建立和完善生命境界美學打下堅實的基礎,為中國美學史研究開辟新的視閾。
擴展數據:
作者簡介
男,復旦大學文學博士,西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學學會理事,甘肅省美學學會會長,西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文學美學研究所所長,省級學科帶頭人。在《文藝研究》、《新華文摘》等重要期刊上發表過廣泛討論的論文。
獨立出版《自然美學》、《莊禪美學》、《修養美學》、《山色既在又不在哪裏》等書籍,獲北方十五省優秀圖書獎、中國文聯第五屆文學評論獎二等獎、省部級壹、二、三等獎十余次。主持國家項目兩次。
他的論文被全國人大全文轉載,被各種報紙、文摘、年鑒多次介紹、轉載。他的事跡在英國劍橋的《世界名人詞典》和國內外各種傳記詞典中都有所發現。